第三百六十七章 引以为戒
��

  马如月看过书局的,全是手抄本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印刷术还没有发明出来。

  她是直脑,根本想不是什么弯弯绕绕办法出来。

  没得来用,那就不用,取大众化的手抄吧。

  发明这种东西,还是少做一点出来的好。

  回头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江智远得了马如月的提点,立即就作手准备。

  在人员选择上,他斟酌了好久,最后决定写了一封信给在宜昌县的牛秀才。

  这人写的文章他看过,就是词藻很华丽,粗看觉得很不错。但是却很散,抓不住中心要点,总是想他所想写他所写,最后整篇文章就成了他的主场,下场自然就是屡试不中了。

  作为同窗,江智远都提醒过他好几次,让他跟着考卷来。

  结果,他说他就是习惯了按自己想法来,文章就是直抒胸意的,为什么要受人束缚。

  得,随他高兴的结果就成了这种情况。

  一连考了三次举人了都没有成功。

  江智远觉得他要是改不掉他那个臭毛病,这一辈子也别想高中。

  眼下却发现马如月要做的这个差事他真的很合适。

  他是一个正直的人,嫉恶如仇,对人对事真性情满腔的热情,写出来的东西很能带动大众的感情。

  能选择这样一个人主笔,马如月也觉得可以。

  还是还要人誊写才行。

  “宜昌县不少上过学堂的孩子,因为家庭条件什么原因的,读了年书后就没有继续了。”江智远道:“让他们做别的估计难,但是誊写肯定不会有问题。”

  所有过去做的事都是给自己做铺垫,为自己服务的。

  马如月将后衙的两间临窗的客房打通,安了书桌当成了办公地点。

  半个月后《宜安时报》就在这个地方出炉了。

  对于销售地点,马如月早就想好了,直接送到jiāng shi米行、一碗香酒楼、锦绣衣坊寄卖。

  报纸做得很精美,牛秀才的文章确实写得很吸引人。

  一份报纸写上两个故事,插播一下官府最近的动态。

  马如月知道看这些东西的都是有钱人,没法,穷人连字都不认识,自然是不看的,更没有钱买。

  所以,精美的报纸要对得起他的价值,定价直接就是一两银子一份。

  第一期只做了一百份,这还是连着马如月在内的十个人一起辛辛苦苦奋斗了五天的成果。

  第一次出版,马如月还是考虑了闺阁女孩的兴趣爱好,特意在上面占了一个小小的地盘为锦绣衣坊打了一个广告,画了两幅新衣装的彩色画。

  这个时候,能用彩色画也是不容易了,马如月硬是将胭脂水粉之类的东西都给掏了出来,五颜六色可以用的全都摆上了桌子。

  画立体画,他们都不会,这一次是马如月亲自上的阵。

  好在不是画人物而只是画两件衣服,她还算勉强凑合。

  “夫人有所不知,这报纸上写了锦绣衣坊可以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