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意料之外
�遇上了狗官。”

  一味的欺上瞒下,对灾民不管不问,别说救灾估计着救灾若有钱粮早就被他们中饱私囊了。

  “好了好了,有些事心里明白就好了,不要讲出来。”狗蛋爹瞪了女人一眼“孩子小,不懂事,真是捡话的年纪,没得惹出祸事。”

  “狗蛋,记下了,以后家里的话不要拿出来对外人讲。”狗蛋娘趁机教导道“还有啊,听人说咱们宜昌县的孩子满了五岁就可以进学堂,狗蛋,明天让爹带你去学堂。”

  学堂是干什么的?

  读书习字,最重要的是中午管饭,时不时的还有肉吃。

  “你要是读书好,考了个头名的话,江大人还会奖励咱们家一大块肉的。”狗蛋娘摸着儿子的头说道“狗蛋,加油啊!”

  “那我得了肉是不是可以分些给舅舅?”狗蛋闪着大眼睛盯着娘问道。

  “真是好孩子!”狗蛋娘满眼宠溺“那狗蛋以后一定是一个有出息的。要是做官,也要学了江大人那样当一个青天大老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好官。”

  江智远不会知道,在他努力奔波的同时,在宜昌县像狗蛋一家的情况不停的在上演。

  学堂里学生子们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年纪小的是为了猪肉;年纪大的是为了功名。

  田野里,村民们起早贪黑抓紧时间翻种,各家各户都铆足了劲的干活,这三年可是不用交捐税的,干多少都收入到自己的仓库里面。

  这样的好事上哪儿找去!

  街道人,生意上卖力的吆喝,来来往往的外地客商越来越多。

  因为江智远给外地客商专门开僻了一个地方供他们吃住,欢迎他们来宜昌县进货发展。

  “成衣坊的生意比去年还要好上一倍。”李巧娘道“一是周氏将自己绣功无私的传授给了绣娘们;二来恐怕是因为咱们这儿的外地人越来越多,好些人还想在宜昌县安家落户。”

  “那倒也是好事。”引进外来人员,人口增长了消费水平直线提升,经济也就发展起来了。

  不过,马如月对外人人员定居这一块还是悄悄的给江智远出了一个主意。

  “一是投亲靠友。”一个书生站在县衙门口大声的诵读着张贴的告示“二是投资经商;三是买房落户……”

  总之,就是宜昌县也不是一个你想来就来的地方。

  有根有底,特别是家底雄厚的人是大大欢迎的。

  若是那一般的流民乞丐之类的,那对不住,你得先找一个生存之本才能定居下来,为的是能让宜昌县经济稳定社会安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