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应急措施
�官。”纷纷对江智远赞叹不已。

  好官也遇上难办事的时候。

  “全县受损房屋九百八十一户,死亡和失踪人数是四百九十八人。”乡下人口分散死亡的少于县城,这算是最大的安慰。

  “良田冲毁七百多亩,庄稼损失无数。”眼看着就要收获的谷子将颗粒无收,很多老农坐在田间地头哭。

  原本就温饱问题就没有解决,交了捐税就少了一半的收入,现在没了收成不说,捐税也少不了。

  “遇上这么大的灾害,难不成朝廷还不能减免?”马如月问着江智远。

  “估计悬。”江智远苦笑道:“朝廷减赋税那得遇上皇家大喜事才成。”

  “要不,你上书试试看。”正常来讲,该由宜安州府赵大人上折子的。

  但是这家伙是一个明哲保身的货色,什么为民请愿的事提都不要提。

  “但凡升官升得快的都是会拍马屁的。”马如月笑道:“你这折子不上吧,对不起民众,上吧,对不起自己。”

  估计着会挨批斗。

  “我试试看。”江智远道:“受灾这么严重,这赋税拿什么来钱,卖儿卖女估计都不够。”

  关键是今年欠了明年还,明年又欠后年也白干,这样下去何时休。

  “行,你上折子吧,大不了到时候回家种红薯。”那皇帝佬儿要是不高兴直接将他罢免了也就算了,省得还有什么雄心壮志的打算。

  想要做一个好官首先得遇上一个明君才值得你的付出。

  除了上折子请示免税外,马如月给江智远出了自救的主意。

  种谷子是不行了,但是可以种一季冬豆什么的。

  粗粮什么的好歹能填填肚子。

  “由你的小金库出资购置种子,分发给受灾的灾户,这样能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缺吃的年代里,种子都是可以救命的,马如月想起了江智路他们的亲娘。所以,这事儿最好能让县里出面,以政治任务的形式来管。

  小小老百姓都民官。

  “还有盖房子这事儿也得提上日程来。”马如月道:“住棚子是不是长久之计,可以发扬一下互助精神,村里人都帮忙做工什么的。”王爷勿惹王妃有毒

  江智远一一听取了马如月的建议,然后以公告的形式张贴了下去。

  京城,马如青从翰林院回到家里的时候脸色很不好看。

  他在翰林院当差一个月后就迎娶了江家小姐。

  马如建的作坊也开得红红火火的。

  谭氏成了老太太,却是挂念着马如海,都说了好几次想要回宜昌县。

  “娘,您今年暂时不回去,要回明年回。”马如青甚至想的是看不能直接将大哥也接京城里来:“这边接到消息,宜安州府遭受了几十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到处受遭严重,道路也阻断了不少。”

  “啊,那你哥你姐他们……”谭氏大惊失色。

  “我们家住在半山腰,房子也是结实的,倒不至于有什么意外。”最大的意外是江智远,他上了一道折子请救给宜昌县的百姓免税引起了争议,闹得朝堂沸沸扬扬的。

  当然,这种事他不会告诉谭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