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
��品,与卫勤兰一同出发了。

  他们家住在沿溪村,沿溪村紧挨着沿溪镇,从这里到江城,需要走一个半时辰。

  姑嫂二人走到村口,碰到要去城里卖柴的老陈头,陈老头见她俩步行,便勒停驴车,问她们要不要一起去城里。

  卫勤兰自然想坐着驴车走,她已经坐了上去,宴惜灵只好也跟着上了驴车。

  驴车颠颠晃晃的往前走,卫勤兰和老陈头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宴惜灵在心头盘算着字画和绣品能换多少钱,合了再合,也堪堪够维持生计。

  旁边不知怎地说到了晏家这位还未出嫁的小妹,卫勤兰叹了口气,说:“谁不想让妹子嫁个好人家,我爹娘走得早,留了个姑娘,家里都疼的紧。媒人早来了好几趟,不过最后啊,都没成了。”

  老陈头嘿嘿笑道:“姑娘眼界高吧。”

  卫勤兰无奈地笑了笑,算是默认。

  “成亲过日子,两个人生了娃,不都那么一回事么。”老陈头甩起鞭子抽在灰驴屁股上,“也就没出嫁的姑娘还想这想那的。”

  “找个人嫁了才是正经事,我这个当嫂子的没少劝她。”

  宴惜灵听得卫勤兰暗地指责自己眼界高不肯出嫁,她对这个嫂子更是嫌恶,卫勤兰只能算是有点心眼,与孙府那些太太姨娘们相比还差些火候,宴惜灵也不反驳她的话,笑着迎着卫勤兰的话头往下说:“我哥身体不大好,我怎么能先顾着自己的婚事,嫂子一个人照顾哥哥也辛苦,我还得为嫂子分忧。”

  老陈头听了宴惜灵的话,十分赞同:“惜灵是个好丫头,以后谁娶了你那才是一辈子的福分。”

  到了江城,姑嫂二人与老陈头分别,宴惜灵与卫勤兰往盐店换了生盐,宴惜灵又说要去将哥哥的字画换了,卫勤兰不愿走动,让宴惜灵自己去跑腿。

  宴惜灵无奈,抱着哥哥的字画去了画斋。

  宴惜辰常常在这家画斋卖字画,画斋的老板也认得这位小妹,了宴惜辰的字画后,他将银两交给宴惜灵,老板随口问了一句:“你哥哥最近身体怎么样了?”

  “吃着药呢,也不见好。”宴惜灵说到这里顿了顿,声音低下去了,“家里正想法子攒钱请城里的大夫瞧瞧,说不定城里的大夫有法子。”

  “唉,你哥哥也是个可怜人,等有人来买画了,我便多推你哥哥的,也算帮上点忙。”老板看着墙上宴惜辰的字,叹息着,“尽一点绵薄之力,也让我心安啊。”

  后面的话,宴惜灵听得糊涂,隐约猜测这人大约与哥哥先前有什么交情,她拿了钱便往回走,卫勤兰还在那里等着她,她回去的晚了,怕是又要听她一顿冷言。

  卫勤兰坐在台阶上,见到宴惜灵回来却没说什么,姑嫂二人往城门口走,经过裁缝铺时,卫勤兰明显很不自在,宴惜灵知道她不想自己做衣裳,也装作忘了这事。

  老陈头的柴还没卖光,一时半会走不了,两个人只好走着回去,到了沿溪镇,卫勤兰提起要买两斤肉回去,宴惜灵便与她往镇上的猪肉铺子走去。

  正是下午,肉铺前没什么人,铺子里也空荡荡的。

  宴惜灵问了一声有人吗,过了会里面传出脚步声来,不多时有个青年走了出来。

  青年大约二十出头,穿了件普通布衣,却生的面容俊朗身材高大,往前一站,瞧不出不是个杀猪的屠夫,倒像是哪家书馆里的读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