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圆梦】(4)
��可以
住得了。」说着便扶宝玉上床睡下,只留袭人,媚人,晴雯,麝月四个丫鬟为伴。
睡下的宝玉迷迷糊糊中仿佛去到九霄云外,穿过一座石牌坊上书〖太虚幻境
〗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乃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转
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上面横书四个大字,道是:〖孽海情天〗。又有一副对
联,大书云:「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而
宫门前一女子缓缓走来,此女身段妖娆,发髻如云,鬓角如溪,脸带酒窝面若春
桃,明眸皓齿、含香红唇,眉心间蕴含金色光晕,一身华美仙衣,闪耀着灿烂的
光彩,宽阔的衣袖、荷花般的裙摆无风而舞,此等美貌仙姿,天上难找,地上难
寻。
宝玉见了此等仙子,忙上前作揖问道:「神仙姐姐不知从那里来,如今要往
那里去?也不知这是何处,望乞携带携带。」那仙姑笑道:「吾居离恨天之上,
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子是也。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
世之女怨男痴,想不到你这下了界的蠢物,今日又跑来这里。」说着便领着宝玉
进到二层门内,宝玉虽不解也不多问,跟在其身后,片刻间又到一处宫殿,抬头
看这司的匾上,乃是『薄命司』三字,两边对联写的是:「春恨秋悲皆自惹,花
容月貌为谁妍。」警幻仙子又道:「凡我〖孽海情天〗的姐妹下界渡劫,皆进此
司入此册,这一世命运便都记录在内。」宝玉看到屋内放着十数个大厨,其中一
厨上书:「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宝玉忙将厨内的三本画册打开查
看,看着册内每一副画,每一首判词,宝玉已觉不妥,正要在细看,却被警幻仙
子打断,只见仙子云袖一挥,两人已离了『薄命司』,来至一处庭院,几名仙女
迎上来围着警幻仙子,此时的宝玉还在回想刚刚所见,突闻警幻仙子传话,方回
过神来,只见有侍女来调桌安椅,设摆酒馔。随仙子入座,警幻道:「此酒乃以
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曲酿成,因名为[万艳同杯].」宝
玉称赏不迭。
饮酒间,又有十二名仙女上来,请问演何词曲。警幻道:「就将新制《红楼
梦》十二支演上来。」仙女们答应了,便轻敲檀板,款按银筝。
警幻便说道:「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必有生旦净末之则,又有南
北九宫之限。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若非个中
人,不知其中之妙。料尔亦未必深明此调。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歌,翻成嚼蜡
矣。」说毕,回头命小丫鬟取了《红楼梦》原稿来,递与宝玉。宝玉接来,一面
目视其文,一面耳聆其歌。
&ems
住得了。」说着便扶宝玉上床睡下,只留袭人,媚人,晴雯,麝月四个丫鬟为伴。
睡下的宝玉迷迷糊糊中仿佛去到九霄云外,穿过一座石牌坊上书〖太虚幻境
〗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乃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转
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上面横书四个大字,道是:〖孽海情天〗。又有一副对
联,大书云:「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而
宫门前一女子缓缓走来,此女身段妖娆,发髻如云,鬓角如溪,脸带酒窝面若春
桃,明眸皓齿、含香红唇,眉心间蕴含金色光晕,一身华美仙衣,闪耀着灿烂的
光彩,宽阔的衣袖、荷花般的裙摆无风而舞,此等美貌仙姿,天上难找,地上难
寻。
宝玉见了此等仙子,忙上前作揖问道:「神仙姐姐不知从那里来,如今要往
那里去?也不知这是何处,望乞携带携带。」那仙姑笑道:「吾居离恨天之上,
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子是也。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
世之女怨男痴,想不到你这下了界的蠢物,今日又跑来这里。」说着便领着宝玉
进到二层门内,宝玉虽不解也不多问,跟在其身后,片刻间又到一处宫殿,抬头
看这司的匾上,乃是『薄命司』三字,两边对联写的是:「春恨秋悲皆自惹,花
容月貌为谁妍。」警幻仙子又道:「凡我〖孽海情天〗的姐妹下界渡劫,皆进此
司入此册,这一世命运便都记录在内。」宝玉看到屋内放着十数个大厨,其中一
厨上书:「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宝玉忙将厨内的三本画册打开查
看,看着册内每一副画,每一首判词,宝玉已觉不妥,正要在细看,却被警幻仙
子打断,只见仙子云袖一挥,两人已离了『薄命司』,来至一处庭院,几名仙女
迎上来围着警幻仙子,此时的宝玉还在回想刚刚所见,突闻警幻仙子传话,方回
过神来,只见有侍女来调桌安椅,设摆酒馔。随仙子入座,警幻道:「此酒乃以
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曲酿成,因名为[万艳同杯].」宝
玉称赏不迭。
饮酒间,又有十二名仙女上来,请问演何词曲。警幻道:「就将新制《红楼
梦》十二支演上来。」仙女们答应了,便轻敲檀板,款按银筝。
警幻便说道:「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必有生旦净末之则,又有南
北九宫之限。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若非个中
人,不知其中之妙。料尔亦未必深明此调。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歌,翻成嚼蜡
矣。」说毕,回头命小丫鬟取了《红楼梦》原稿来,递与宝玉。宝玉接来,一面
目视其文,一面耳聆其歌。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