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短暂
�如果找到客户了,这边一个货柜给她可观的提成。重赏之下,还真给她找到了,她找到的是那个小毛,而小毛在那边手眼通天,原本就是内行,做外贸的。可能是谨慎起见,他没找他们当地的企业,找了这家苏州的香港老板。
出发前蒲素都谈好了各自的回扣比例。他的那个女客户一份,小毛一份。小毛当时在工厂等他们,而蒲素的这个女客户带着他们一起过来。
这单买卖,大家做的很痛快。可谓人人得利,个个对到手的利润都很满意。只不过大家都差不多一样,自从货柜一出港就提心吊胆怕出事,整个环节里的所有人都差不多。包括小毛和这次中间人的女客户。回扣最低的也是大几千美金一个柜子,能不紧张吗?这数目别说在当时,搁现在也是一笔横财。
但后来做了三个月停掉了。坏事的还是上家的那个傀儡,蒲素一度恨不得找人把他干掉。
大概讲讲。三个月后香港老板提出他的买家因为种种原因没付款,所以他这边资金紧张,如果可以的话调点头寸,反正工厂在生产,这个是大家都能看到的,货物也在出。蒲素是觉得能放心的,而且赚了不少了。结果带着上家去那边开会,那家伙一言不合,就拍桌子带着司机走了。忘记是为了哪句话了,真的就是一言不合拍桌子咆哮了两句,就带着司机走了。
如果一开始就不同意,其实根本不用一起去。去之前都知道这个情况,真正的老板也同意,就是过去谈谈细节。结果,那家伙像是发神经一样。几个人坐在那边都呆了,面面相觑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气的蒲素回去的时候,走国道去了阳澄湖,在湖边那一排餐厅里吃了一顿湖鲜,一边吃一边骂那个神经病。从工厂出来就给他老板打电话了,那边苦笑着说那家伙就是这种人,“以前山上下来的”。如果不是这种人,怎么可能愿意在他这边挡枪呢?又不是得绝症了,拼死给家里人捞一把。
或许,其实就是他老板授意的,表面在蒲素这边来一套,授意他到那边拍桌子把事情搞黄。也很有可能,那个香港老板是设一个局,因为他发神经,从而蒲素躲过一劫。
这种都是猜测,真相无从得知,哪种可能都有。反正走了三个月以后,这一家的业务停了。香港老板的意思是他找到愿意给他提供资金的同行了,蒲素这边不跟上就不做。既然这样,那也只有不做了,在蒲素看来是落袋为安。三个月在他这里赚的利润也足够了。其实原本就觉得不是长久生意,不知道怎么回事,从一开始就觉得不踏实,最后总算还是圆满了。
最后香港老板的借款行为,现在怎么看怎么可疑。而且他的工厂规模和工位实际上达不到那么大的货量。总之很多地方都说不通,是福是祸都有可能。
世界上任何地方其实都差不多。只要什么赚钱,被人知道了,马上就一拥而上。蒲素真正享受渠道领先优势的好日子,没有多久。许爱军率先开壶,之后她谈了几家,都是蒲素最后和客户见面拍板定下来的。外贸行业也有圈子,同行之间互相介绍,每个月起码能保证几个货柜的出货量。但很快就开始有了竞争,然后就是恶性竞争了。
我们讲究“闷声大发财”。小时候常听老人说:“闷声大发财”,却一直不太明白:发财,难道不应该是一件很高调的事吗?
直到近些年,耳闻目睹许多宴宾客、楼塌了的故事,才算深刻理解“闷声大发财”乃宇宙真理。
但尽管是宇宙真理,其实这句话另外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赚钱这事情上要吃独食,有赚钱的路子不要告诉别人。”只不过一件事只要不是一个人做的,就不可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总有人会透出消息。
这句
出发前蒲素都谈好了各自的回扣比例。他的那个女客户一份,小毛一份。小毛当时在工厂等他们,而蒲素的这个女客户带着他们一起过来。
这单买卖,大家做的很痛快。可谓人人得利,个个对到手的利润都很满意。只不过大家都差不多一样,自从货柜一出港就提心吊胆怕出事,整个环节里的所有人都差不多。包括小毛和这次中间人的女客户。回扣最低的也是大几千美金一个柜子,能不紧张吗?这数目别说在当时,搁现在也是一笔横财。
但后来做了三个月停掉了。坏事的还是上家的那个傀儡,蒲素一度恨不得找人把他干掉。
大概讲讲。三个月后香港老板提出他的买家因为种种原因没付款,所以他这边资金紧张,如果可以的话调点头寸,反正工厂在生产,这个是大家都能看到的,货物也在出。蒲素是觉得能放心的,而且赚了不少了。结果带着上家去那边开会,那家伙一言不合,就拍桌子带着司机走了。忘记是为了哪句话了,真的就是一言不合拍桌子咆哮了两句,就带着司机走了。
如果一开始就不同意,其实根本不用一起去。去之前都知道这个情况,真正的老板也同意,就是过去谈谈细节。结果,那家伙像是发神经一样。几个人坐在那边都呆了,面面相觑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气的蒲素回去的时候,走国道去了阳澄湖,在湖边那一排餐厅里吃了一顿湖鲜,一边吃一边骂那个神经病。从工厂出来就给他老板打电话了,那边苦笑着说那家伙就是这种人,“以前山上下来的”。如果不是这种人,怎么可能愿意在他这边挡枪呢?又不是得绝症了,拼死给家里人捞一把。
或许,其实就是他老板授意的,表面在蒲素这边来一套,授意他到那边拍桌子把事情搞黄。也很有可能,那个香港老板是设一个局,因为他发神经,从而蒲素躲过一劫。
这种都是猜测,真相无从得知,哪种可能都有。反正走了三个月以后,这一家的业务停了。香港老板的意思是他找到愿意给他提供资金的同行了,蒲素这边不跟上就不做。既然这样,那也只有不做了,在蒲素看来是落袋为安。三个月在他这里赚的利润也足够了。其实原本就觉得不是长久生意,不知道怎么回事,从一开始就觉得不踏实,最后总算还是圆满了。
最后香港老板的借款行为,现在怎么看怎么可疑。而且他的工厂规模和工位实际上达不到那么大的货量。总之很多地方都说不通,是福是祸都有可能。
世界上任何地方其实都差不多。只要什么赚钱,被人知道了,马上就一拥而上。蒲素真正享受渠道领先优势的好日子,没有多久。许爱军率先开壶,之后她谈了几家,都是蒲素最后和客户见面拍板定下来的。外贸行业也有圈子,同行之间互相介绍,每个月起码能保证几个货柜的出货量。但很快就开始有了竞争,然后就是恶性竞争了。
我们讲究“闷声大发财”。小时候常听老人说:“闷声大发财”,却一直不太明白:发财,难道不应该是一件很高调的事吗?
直到近些年,耳闻目睹许多宴宾客、楼塌了的故事,才算深刻理解“闷声大发财”乃宇宙真理。
但尽管是宇宙真理,其实这句话另外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赚钱这事情上要吃独食,有赚钱的路子不要告诉别人。”只不过一件事只要不是一个人做的,就不可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总有人会透出消息。
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