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创业
 现在到处都在兜售所谓“成功学”,对大多数人进行误导。鼓励人们把银行里不多的积蓄拿出来流动,洗脑“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灌输只要你不甘平庸就一定有机会,脚踏实地就是没有斗志,人生输家……

  其实芸芸众生,绝大多数人不管愿不愿意都是平凡人。蒲素算出道早的,这辈子吃亏上当,被人算计也有不少次,血本无归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仔细想想原因还是出在自己身上,不是人家有多高明,而是自己对经营和投资这种事缺少应有的尊重。市场一旦发展到了某种程度,就自然有其规律,按照早前自己干什么成什么的心态去轻浮对待,结果无疑很要命。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吹这一套跟发起p2p这个吞金兽的是同一个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目的,并不是创业真的能致富,从数据上来看,大多数创业公司活不过三年,创业本身就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情,并不适合普罗大众尤其是毕业生扎堆参与。

  鼓励大众创业的本质目的,是劳动力去库存。10个大学生毕业,都要找工作,社会需要提供10个工作岗位。10个大学生毕业,只要有两个去创业,除了解决自身出路外还能再创造4个工作岗位,社会仅需要提供4个工作岗位了。

  其实当年实施的大学扩招,研究生扩招本质上跟鼓励创业类似,通过延缓就业年龄的方式,来缓解就业压力。高中、初中就毕业都走向社会伸手要饭吃怎么办?没有那么多就业岗位,于是继续让家长承担学杂费多养几年孩子。

  “大众创业”本质上在我看来是对创业这件事的诋毁。创业是一件美好且艰难的事,其本身需要的技术含量非常高。而大众则是一个平均水平不高的群体,他们或因自身努力程度不够、年纪太轻、领悟能力不足等原因而没在人群中出头。

  而大量低水平创业者则带来行业内低水平的竞争,低水平的竞争难以推动行业前进,反倒是增加了行业的內耗。就好比一个行业涌入了大量的创业者带来了大量的资金,但因竞争激烈及水平不高这笔钱大部分用在了发传单上,和一笔钱用在了研发上,对这个行业的影响截然不同。

  中国科技大学迅飞信息有限公司总裁刘庆峰曾在全国人大上发出这样的警告:“中国企业以世界上廉价的劳动力,消耗着大量的能源,承受着巨大的污染,生产出大量的廉价商品。而掌握核心技术的外国人,只需签署一纸技术转让合同,就胜过千军万马,可【零零看书00ks】以抽走中国企业一大半的血汗钱。”

  有这样一组令人震惊的数字:我国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10家电子信息企业,5年申请专利的数量总和仅相当于美国ib公司一年申请的专利数量。

  在医药生物领域,几乎所有药物的专利均为发达国家所拥有。我国的产业链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环节,而最重要的两端被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垄断和控制。一端是研发环节,大部分设计和技术依靠引进。另一端是市场营销和品牌资源。

  而这两端,都是最需要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环节,也是创造利润最多的环节。这说明我国企业非常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几年前还在深圳的时候,那边的公司估值虚高到动辄就是几个亿为起步。年轻人,真的是年轻人,二十来岁拿着父母钱创业,一到你办公室谈的就是a轮b轮,讲风口讲天使投资……几个老家伙实在是看不懂,没法好好谈事情,或许这就是代差。但是怎么看都是有问题的。我个人是一直关注一些做手艺的,比如木工以及其他传统行业深加工的年轻创业者。

  创业和创新这两个词也是有意思的。创业谁都可以做,开个杂货铺也叫创业,开个厂也叫创业。至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