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
去和他们挤在一张椅子上, 看见干净的教室用桌上放着已经批号的一批试卷, 看姓名班级, 是一班的。

  上边贴着一张淡黄色便利贴, 红笔的字迹:“试卷由课代表派发, 满分的两个同学轮流讲解, 其余时间自习。如有问题, 集起来统一交给我。别班老师辞职,我代班,先委屈大家。”

  看日期,是一天前的了,一班课代表也没来这边领取试卷,不知道是忘了还是没看见。

  侯毫这节小课,讲了二十分钟知识点,剩下二十分钟给他们写单元检测。

  鹿行吟安静地写。

  笔尖沙沙作响,提醒着他正在做什么事情:学习。

  只有学习是完完全全属于他、被他掌控的事情,也是他迄今为止经历的一切中,唯一的正轨。

  躁动慢慢平息,鹿行吟开始逼迫自己用最快的速度写面前的这张单元试卷,这样才能什么都不用想。

  那是他刚认识“加里敦大学校董”之后经常玩的小比赛之一。那个初二的暑假,两个连建模工具都不会用的少年惜败数学比赛赛场,却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知己。

  “加里敦大学校董”名字叫周加,比他大一岁,浓眉大眼的一个小伙子。他和他比赛写试卷,一个计时器放在身边,同一张试卷,两个人都不动笔,不用草稿纸,全凭心算,一个一个地看题,随后记在心里。

  看完前半张,再翻页来看后半张。等到看完后,每个人有两分钟的落笔时间,写下他们的答案。

  对得多的自然获胜。

  那是那个年龄的少年最无聊、最盲目的智力游戏,但是却给予了鹿行吟一种不可思议的成长方式:他在这种恶作剧般的比拼中锻炼出了极其强大的心算能力与记忆力,周加计算不如他,但是记忆力比他更强,周加教会他怎么使用“记忆宫殿”,怎么将知识于生活中的一切一一对应,如何将知识点进行统筹划分。

  陈圆圆戳鹿行吟:“小学霸,这个题你会做吗,今天笔记我一字不落地写了,但是刚刚找了半天感觉都没找到这个知识点,是我没看出来,还是我抄漏了?”

  曲娇跟着看过来:“你是说倒数第三大题第二小问吗?”

  鹿行吟还在看题,陈圆圆就在另一边说:“对对。”

  曲娇:“他好像就是没讲,先看小学霸的吧。”

  鹿行吟拿来他们的笔记,对照这个题目看了一下。

  他们最近依然在有机部分,侯毫这节课讲了一部分有机化学计算的内容,鹿行吟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有机规律计算题。

  但是这道题所需要用的套路解法,侯毫半个字都没提。一般来说,这部分内容属于课本不归纳,但需要老师总结、教给学生的部分,工具书里也不一定能够归纳完全。比如从耗氧量着手计算,比如c(x)h(y)中,xy不同的比例质量、公示归纳等等。

  这个东西一时半会儿还讲不完。

  鹿行吟圈出这个题目,小声说:“先跳吧,回去我给你们讲。”

  陈圆圆说:“好,唉,可是老猴子他要上去改,让我们做完了就交。”

  “没关系,我先做,你们按我的抄上去就好。”鹿行吟继续小声,“这里不方便说。”

  周围很安静。

  学生们陆陆续续都做到了这个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