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拜师
今天是姬丹和扶苏约定见面的日子, 扶苏定的时间是晚膳后,通常这个时候是他的晚读时间,没什么人跟着,相对比较自由。
而约定的地点居然是冷宫,姬丹很无语, 实在不明白这孩子为何选了这个地方。
不过细细想来倒也可取, 冷宫位置偏僻,平常极少有人涉足,不失为一个掩人耳目的好去处。只是这种地方到了晚上难阴森, 一个孩子独自前来实在不妥……
时辰还没到,提前到达目的地的姬丹有一搭没一搭地想着,打算等扶苏来了再劝他下次换个见面地点。
“丹姐姐, 我来了……”没过多久, 一阵小跑的步声传来,与此同时稚嫩的童音传到耳畔。
姬丹回头,果然一眼看见小小的身影吭哧吭哧地跑向自己, 大概跑得急, 扶苏停下来时微微喘着气,头上还出了层薄汗。
姬丹拿出随身携带的帕子,擦去扶苏额上的汗, 又伸手刮了下他的鼻子:“乱了辈分!我是你父王的人,你怎能喊我姐姐呢?”
扶苏一听, 亦察觉到自己言辞不妥, 又抬头瞅瞅姬丹的脸, 犹豫着问了句:“那应该喊你什么呢?”
对于一位没有位分的女子,他实在不知该如何称呼,若直呼其名更是没有礼貌,而且他也并不知道对方的全名啊……只是因为对方看上去年纪并不大,因此刚刚他才下意识地喊了声“姐姐”。
想到这,扶苏忽然眼睛一亮:“有了,我喊你先生吧!”
姬丹微微怔愣:“先生?”
这个称呼可了不得,只有各派的大家才能称作先生。
对此,扶苏一本正经地作出解释:“对。古人有‘一字之师’,论语亦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你既然教我写文章,那就是我的师父,叫一声‘先生’理所应当。”
说着,他还真的俯身,像模像样地行了个弟子礼。
“地上凉,快起来!”姬丹赶紧上前将扶苏扶起,又情不自禁地摸摸对方的发顶,心想这孩子真是懂事又可爱,于是又说道,“你既已称我先生,那我必倾囊相授,不负今日你的拜师礼。”
“时不我待,我们开始吧!”扶苏边说边将自己写好的文章交给姬丹过目,然后静静地等待对方的评价。
姬丹很快将文章看完,接着放下竹简:“还是老问题。这篇策论在你夫子那儿绝对能受到好评,但若到了你父王跟前,那就是找骂了。”
扶苏既然愿意向姬丹讨教,自是做足了心理准备,哪怕自己的文章被批得一文不值,他也会虚心求教、洗耳恭听,但没想到对方居然直言不讳地用了“找骂”一词,他禁不住眉心一跳,同时暗暗庆幸没把这篇直接交给父王看,否则定然又少不了一顿训斥。
“每次都是这样,夫子要我这么写,父王要我那么写,我都不知道要听谁的。”
耳边响起扶苏的自言自语,姬丹不禁抬眸:“这还用问,当然是听你父王的了!你就好比一个考生,在考场上一篇文章的好与坏全在于考官的主观评价,而这位考官大人是你的父王,而非你的夫子。因此你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投其所好,即便做不到投其所好,也绝不能触其逆鳞。”
扶苏越听越困惑:“那该怎么写呢?”
“知己知彼,则百战不殆。你想想看,你父王的性格如何?”
姬丹深知扶苏年纪尚幼,离上位临朝议政还早得很,�
而约定的地点居然是冷宫,姬丹很无语, 实在不明白这孩子为何选了这个地方。
不过细细想来倒也可取, 冷宫位置偏僻,平常极少有人涉足,不失为一个掩人耳目的好去处。只是这种地方到了晚上难阴森, 一个孩子独自前来实在不妥……
时辰还没到,提前到达目的地的姬丹有一搭没一搭地想着,打算等扶苏来了再劝他下次换个见面地点。
“丹姐姐, 我来了……”没过多久, 一阵小跑的步声传来,与此同时稚嫩的童音传到耳畔。
姬丹回头,果然一眼看见小小的身影吭哧吭哧地跑向自己, 大概跑得急, 扶苏停下来时微微喘着气,头上还出了层薄汗。
姬丹拿出随身携带的帕子,擦去扶苏额上的汗, 又伸手刮了下他的鼻子:“乱了辈分!我是你父王的人,你怎能喊我姐姐呢?”
扶苏一听, 亦察觉到自己言辞不妥, 又抬头瞅瞅姬丹的脸, 犹豫着问了句:“那应该喊你什么呢?”
对于一位没有位分的女子,他实在不知该如何称呼,若直呼其名更是没有礼貌,而且他也并不知道对方的全名啊……只是因为对方看上去年纪并不大,因此刚刚他才下意识地喊了声“姐姐”。
想到这,扶苏忽然眼睛一亮:“有了,我喊你先生吧!”
姬丹微微怔愣:“先生?”
这个称呼可了不得,只有各派的大家才能称作先生。
对此,扶苏一本正经地作出解释:“对。古人有‘一字之师’,论语亦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你既然教我写文章,那就是我的师父,叫一声‘先生’理所应当。”
说着,他还真的俯身,像模像样地行了个弟子礼。
“地上凉,快起来!”姬丹赶紧上前将扶苏扶起,又情不自禁地摸摸对方的发顶,心想这孩子真是懂事又可爱,于是又说道,“你既已称我先生,那我必倾囊相授,不负今日你的拜师礼。”
“时不我待,我们开始吧!”扶苏边说边将自己写好的文章交给姬丹过目,然后静静地等待对方的评价。
姬丹很快将文章看完,接着放下竹简:“还是老问题。这篇策论在你夫子那儿绝对能受到好评,但若到了你父王跟前,那就是找骂了。”
扶苏既然愿意向姬丹讨教,自是做足了心理准备,哪怕自己的文章被批得一文不值,他也会虚心求教、洗耳恭听,但没想到对方居然直言不讳地用了“找骂”一词,他禁不住眉心一跳,同时暗暗庆幸没把这篇直接交给父王看,否则定然又少不了一顿训斥。
“每次都是这样,夫子要我这么写,父王要我那么写,我都不知道要听谁的。”
耳边响起扶苏的自言自语,姬丹不禁抬眸:“这还用问,当然是听你父王的了!你就好比一个考生,在考场上一篇文章的好与坏全在于考官的主观评价,而这位考官大人是你的父王,而非你的夫子。因此你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投其所好,即便做不到投其所好,也绝不能触其逆鳞。”
扶苏越听越困惑:“那该怎么写呢?”
“知己知彼,则百战不殆。你想想看,你父王的性格如何?”
姬丹深知扶苏年纪尚幼,离上位临朝议政还早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