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巾幗劫之--扈三娘
.
讀過水滸的沒有不知道宋公明三打祝家莊的,自然也不會不知道水泊梁山有位女將名喚一丈青扈三娘。人人都知道她容貌俊美,武藝高強,卻不知她高在何處,又為什麼叫個一丈青。
過去練武的跑江湖,都知道三種人不能招惹,一是出家人,二是小孩,三是女人,為什麼出家人大都練過法術,凡夫俗子可承受不起;小孩和女人都是弱者,體力無論如何比不上成年男子,然則他們憑什麼走江湖,都是因為他們身懷異樣絕技,或善用毒,或善用暗器。這扈三娘便是善使暗器,要論起扈三娘的武功,在三女將中比不過孫二娘,更不用說同其他男性好漢比,如果不是當初王英看上她,必要活捉,不肯下狠手,扈三娘也未必捉得住他。
那麼扈三娘的成名暗器是什麼呢,有三樁暗器,一是紅絨套索,上面滿佈鐵鉤,套上就解不下來,二是飛鏢,這兩件暗器多數人都知道,最後一件知道的卻不多,那便是她這一丈青綽號的由來。原來,扈三娘有個與眾不同之處,便是長的一頭好長髮,一般人的頭髮好也不過及膝而已,扈三娘的頭髮卻有丈二長短,因此叫做一丈青。有了這頭秀髮,扈三娘便練就了一門絕技,她將長髮編成一條大辮子,散開的辮梢中暗藏了一支柳葉鋼鏢,與人打鬥之時,抽冷子一擺頭,將髮辮甩起,向對手要害處掃來,一般人不知就裡,根本就不會躲閃,從而著了她的道兒。
但說來說去,這暗器畢竟是外門功夫,所以必須藏而不露,一但露了底細,就不靈光了,可如果扈三娘練這些暗器單為防身也便罷了,一但作了將軍,上了戰場,所有的絕技就都得使出來,自然也就無密可保,人家有了準備,那威力也就差多了,扈三娘便是這樣送了命。
卻說宋江奉旨征討方臘,前面的仗不必細表,兩家都是頗有實力的義軍,打起來當然是兩敗俱傷,雖然優勢仍在宋江一邊,卻也損兵折將,狼狽不堪。看看打到烏龍嶺,此乃方宋兩家的決戰之地,殺得更是天昏地暗。正在僵持不下的時候,探兵來報,說方臘大將方冕領兵自襄桓向宋軍側翼殺來,宋江急派矮腳虎王英夫婦領兵迎敵。
兵法有云:知已知彼,百戰不殆,這方冕是方臘的弟弟,在方臘義軍中算得上是第一條好漢,除了玉麒麟盧俊義,梁山眾將中也無人是其敵手,王英一個酒色之徒,如何抵敵得住。這其中的原因,一是方臘興兵之時,未逢敵手,所以攻城破寨,陣前斬將都是其子方天定出面,方冕被雪藏起來,很少有人知道他才是方臘軍中第一人;其二是烏龍嶺戰事吃緊,戰線拉得很長,盧俊義和五虎將都各擋一面,緊切抽不出來,只得從預備隊中派了王英夫妻迎戰方冕。
王英其人武藝不怎麼樣,卻目空一切,好大喜功,到得陣前,不問好歹便拍馬迎敵,可他的功夫哪及方冕一半,只一合便被斬於陣前。一丈青扈三娘本不是粗心之人,知方冕厲害就應及早結陣,以弓箭射住要道,不讓方冕增援烏龍嶺就是,但王英一死,她便亂了方寸,只想著給丈夫報仇,全忘了自己的武藝不過與王英半斤八兩,急忙拍馬出陣,舞雙刀來戰方冕。
方冕也是酒色君子,見對面一丈青生得美貌,便有活擒之心,所以兩馬相交,方冕有千百機會殺死對手都有意放棄了,一心只想將其活捉。扈三娘何等樣人,怎會看不出來,實際上,扈三娘歷來出馬,對手都因其美貌而不忍殺之,也就給了她使用暗器的機會。
見方冕勇猛,自己不是對手,一丈青虛晃一刀,撥馬便走,嘴裡嬌斥叫道:方冕,你好生厲害,我走了,休要來趕座下馬卻不真走。方冕心想:你想用暗器,我豈不知,且看我擒你隨後趕來。看看追得切近,扈三娘將兩口刀都持在得勝鉤上,左手囊中摸出三支鋼鏢,右手卻把套索取在手上。將柳腰一扭,道聲看鏢左手三隻
讀過水滸的沒有不知道宋公明三打祝家莊的,自然也不會不知道水泊梁山有位女將名喚一丈青扈三娘。人人都知道她容貌俊美,武藝高強,卻不知她高在何處,又為什麼叫個一丈青。
過去練武的跑江湖,都知道三種人不能招惹,一是出家人,二是小孩,三是女人,為什麼出家人大都練過法術,凡夫俗子可承受不起;小孩和女人都是弱者,體力無論如何比不上成年男子,然則他們憑什麼走江湖,都是因為他們身懷異樣絕技,或善用毒,或善用暗器。這扈三娘便是善使暗器,要論起扈三娘的武功,在三女將中比不過孫二娘,更不用說同其他男性好漢比,如果不是當初王英看上她,必要活捉,不肯下狠手,扈三娘也未必捉得住他。
那麼扈三娘的成名暗器是什麼呢,有三樁暗器,一是紅絨套索,上面滿佈鐵鉤,套上就解不下來,二是飛鏢,這兩件暗器多數人都知道,最後一件知道的卻不多,那便是她這一丈青綽號的由來。原來,扈三娘有個與眾不同之處,便是長的一頭好長髮,一般人的頭髮好也不過及膝而已,扈三娘的頭髮卻有丈二長短,因此叫做一丈青。有了這頭秀髮,扈三娘便練就了一門絕技,她將長髮編成一條大辮子,散開的辮梢中暗藏了一支柳葉鋼鏢,與人打鬥之時,抽冷子一擺頭,將髮辮甩起,向對手要害處掃來,一般人不知就裡,根本就不會躲閃,從而著了她的道兒。
但說來說去,這暗器畢竟是外門功夫,所以必須藏而不露,一但露了底細,就不靈光了,可如果扈三娘練這些暗器單為防身也便罷了,一但作了將軍,上了戰場,所有的絕技就都得使出來,自然也就無密可保,人家有了準備,那威力也就差多了,扈三娘便是這樣送了命。
卻說宋江奉旨征討方臘,前面的仗不必細表,兩家都是頗有實力的義軍,打起來當然是兩敗俱傷,雖然優勢仍在宋江一邊,卻也損兵折將,狼狽不堪。看看打到烏龍嶺,此乃方宋兩家的決戰之地,殺得更是天昏地暗。正在僵持不下的時候,探兵來報,說方臘大將方冕領兵自襄桓向宋軍側翼殺來,宋江急派矮腳虎王英夫婦領兵迎敵。
兵法有云:知已知彼,百戰不殆,這方冕是方臘的弟弟,在方臘義軍中算得上是第一條好漢,除了玉麒麟盧俊義,梁山眾將中也無人是其敵手,王英一個酒色之徒,如何抵敵得住。這其中的原因,一是方臘興兵之時,未逢敵手,所以攻城破寨,陣前斬將都是其子方天定出面,方冕被雪藏起來,很少有人知道他才是方臘軍中第一人;其二是烏龍嶺戰事吃緊,戰線拉得很長,盧俊義和五虎將都各擋一面,緊切抽不出來,只得從預備隊中派了王英夫妻迎戰方冕。
王英其人武藝不怎麼樣,卻目空一切,好大喜功,到得陣前,不問好歹便拍馬迎敵,可他的功夫哪及方冕一半,只一合便被斬於陣前。一丈青扈三娘本不是粗心之人,知方冕厲害就應及早結陣,以弓箭射住要道,不讓方冕增援烏龍嶺就是,但王英一死,她便亂了方寸,只想著給丈夫報仇,全忘了自己的武藝不過與王英半斤八兩,急忙拍馬出陣,舞雙刀來戰方冕。
方冕也是酒色君子,見對面一丈青生得美貌,便有活擒之心,所以兩馬相交,方冕有千百機會殺死對手都有意放棄了,一心只想將其活捉。扈三娘何等樣人,怎會看不出來,實際上,扈三娘歷來出馬,對手都因其美貌而不忍殺之,也就給了她使用暗器的機會。
見方冕勇猛,自己不是對手,一丈青虛晃一刀,撥馬便走,嘴裡嬌斥叫道:方冕,你好生厲害,我走了,休要來趕座下馬卻不真走。方冕心想:你想用暗器,我豈不知,且看我擒你隨後趕來。看看追得切近,扈三娘將兩口刀都持在得勝鉤上,左手囊中摸出三支鋼鏢,右手卻把套索取在手上。將柳腰一扭,道聲看鏢左手三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