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财帛动人心
��背景,再说周围都是体面人家,现如今旗人没了势力,不敢大张旗鼓地问,只能私下打听,可是都说是不知道。”

  “那会不会是他们跑了?”杨敏问道。

  周夫子摇头道:“他们要是逃跑,怎么也得带金银细软不是?可是房间里的细软存折,全都好好的,全都没人动过。我们又去汇丰扫听了,保险柜里的东西一直都在,除了我们贝勒,没人问过。他们就算不带自己的钱,也得带走那些东西,所以绝不是逃跑。”

  宁立言点燃一支香烟:“姐心眼太好了,还想着那一家人呢。七贝勒也好周老也罢,对于他们一家人死活压根不关心。说句不好听的,这一家人要是落到七贝勒手里,只怕也没什么好果子吃。他们关心的是那枚印戳。”

  周夫子听到宁立言对自己的称呼变为周老,心中总算痛快了些,否则一直被个后生晚辈指着鼻子教训,这口气总是不舒服。他笑道:

  “三爷一语中的。说句实话,七贝勒跟他老子可是大不相同。老贝勒年轻时杀人越货乃是迫于无奈,做完那一笔生意之后,就再不敢做类似勾当。不但如此,自己还要初一十五拜佛吃斋,对下人们也格外宽厚,想来是要赎罪。那位大管家敢干这事,多半也是因为老贝勒的脾气。可是这位七贝勒却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如今是min guo了,他不敢随便杀人,可是经我手给他料理的人命也有两三条,北平的衙门口,我算是走动的熟悉了。若是他老子在日,我怎么也该尽忠报效,如今摊上这么个少东家……我得为自己考虑一条后路。”

  “周老的意思是把这枚印戳找到,你来个取而代之?你就不想想,你们贝勒爷能放了你?”

  “我和大管家不一样,我无儿无女无牵无挂,孤身一人离开,他去哪里找我?”

  “但是大管家的问题同样也是你的问题,那些东西再值钱,卖不出去也没用。”

  “我有自己的路子……”周夫子下意识卖了个关子,但随后又意识到眼前的年轻人并非自己能拿捏的对象,连忙解释道:“我是说东西到手之后,我可以在本地搭船直接去香港,那边有洋鬼子的拍卖行。我扫听过了,只要付给手续费,多值钱的东西都能卖出去,而且查不到钱财去处。以我的年纪,有那么一笔大钱,哪里去不得?大管家终究是个井底之蛙,看不到外界的天地。我若是他,早就跑得无影无踪,谁也找不到我。”

  杨敏道:“这些古董若是拿到拍卖行,不是落入洋鬼子手里?”

  “洋鬼子有钱又喜欢我们中国的文物,正是最好的买家。”周夫子并不觉得把古董卖给洋人有什么不对,尤其这种话从一个住在租界的人嘴里说出来,就更让他感到莫名其妙。但是做清客的人,见风使舵本事一流,自然也有话说:

  “老话说得好,货卖与识家。这年月真正有钱又爱惜这些老玩意的,也就是洋人了。这些古董要是落到本地秧子手里,没几年家败了,东西还是得出手,到时候辗转倒卖,不知道落到哪方。再说仨瓜两枣买来的不当东西,备不住就给毁了。洋鬼子肯花重金,就证明是真爱惜这些老玩意儿,东西在他们手里倒是能留住。再说洋人修的那个博物馆?听说是专门放这些古董的,把它们摆在那,也是个好结果。”

  宁立言没让杨敏说话,“周老说得有道理,这东西到了七贝勒手里也是卖,无非是卖给谁。香港那边的洋人和我们这的洋人也没嘛区别。”

  “那是。这东西要是到七贝勒手里,还不如卖给拍卖行,他说不定要把东西卖给谁呢。方才三爷问那家那小子,我是没来得及说。那孩子算是找不着了,大活人就那么的没了,跟他家里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