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当年旧事
“不是!要是这样就好了,这人得心眼可是比我狠多了。当时贝勒爷也防着他被这些珍宝翠钻迷了眼睛,特意把他家眷扣下做个人质。他倒是也乖觉,跑了几趟天津,弄回大笔得钱财不说,又给老贝勒出了个主意。说是现如今天津这边有外国人开银行,提供个租赁保险柜的业务。交一笔钱租一口保险柜,把你的东西往里头一放,银行当你的面锁门。他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不会给你调换。贝勒爷手上那些字画、瓷器就有地方放了。贝勒爷当时也是想着,天下总有太平下来的时候,等到将来世道好了,这些宝贝就能值钱。随便拿出一样来,就比他所有珍宝加起来都贵。要说放在家里吧,既怕人偷又怕被元盛号雇佣的侦探打探出消息,便听了管家的话。”
“这次还是韩启泰去的?”
“不,这老小子精明着,他要说自己dài bàn,贝勒爷就不能给他。他说得明白,这种大事只能贝勒爷亲自走一趟,当面看着把东西锁在保险柜里才放心。贝勒爷来了一趟天津,当时各国刚刚建设租界,管理上很是宽松,即便是中国人只要肯给钱,也能在租界里租一个保险柜。跟外国人办交涉老贝勒不在行,全靠大管家忙前忙后,老贝勒当时还一个劲地夸他忠心。那座小洋楼,就是因为这事才赏给他的。”
“当时那边还不是洋楼呢,就是几间破平房。大管家说看着不错,想在那养老。在抢东西的时候韩启泰挨了一枪,又往来奔波,身子骨确实也是大不如前了,贝勒爷一见几间破房子也不值几个钱,便应了他。后来英租界治河,又用渣土垫道生造出一条伦敦路。大管家很会做人,自己出钱把房子改成了小洋楼,却不肯要房契,把房契地契依旧放在贝勒府。说当初贝勒赏自己的只是民房,如今变了洋房就不能自己占着,依旧是贝勒府的产业。自己就是个kàn fáng子的,几时贝勒要收回房产,他就腾房搬家。贝勒爷见他如此忠心很是满意,便不曾提防他什么。再说他儿子也跟府里当差,能出什么差错?谁知道那老王八蛋连自己儿子都坑。”
“这话怎么说?”
“老贝勒晚年总犯糊涂,要不然这事也不能让我扫听出来。他这一糊涂,家里就乱套了。几个儿女为了家产见天鸡吵鹅斗不得消停,老贝勒担心儿女不养活他,银行里存着一笔大钱的事就没说,准备当个防身的宝贝。后来彻底糊涂,想说也说不明白了,所以到了他们家里人也不知道有这档子事。等到七贝勒当家,查帐的时候发现,每年有一笔租保险柜的开支,再一问才知道是老爷子里面存了东西。我也不敢说存的什么,只好装糊涂。七贝勒人很是精明,算定了自家老子不会无缘无故每年送洋人一笔钱,就知道里面一定有好东西。这时侯,他那位蒙古表弟也来找他。”
“蒙古表弟找他干嘛?”
周夫子摇头道:“这我就确实不知道了。他们两兄弟造膝密谈,外人无从得知。只是自从他们哥们见面以后,七贝勒就开始四处筹钱。除了开滦的股票还有身下的宅子没动,其他的产业都在偷偷变现,而且事情做得隐秘,告诉我们不许让人察觉出来。各处的现钱都往手里收,看得出是要大折腾一回。三爷请想,这种时候那保险柜得东西还留得住么?七贝勒偷偷来了一次天津,想要把东西领走,结果一来才知道情况不对,他老子的印戳根本拿不走东西。”
此时银行租赁保险柜业务,认得主要是客户签名以及在银行留存的印戳,只要有这两样东西,就能顺利提走保险柜的东西。周夫子一笔好字,老贝勒的笔体可以模仿个九分,签名没有问题,但是在印戳环节出了岔子。
七贝勒将父亲的名章、私章乃至配饰上的小戳都试了个遍,依旧和银行留存的私戳对不上,无法领走保险柜里的东西。相反起了疑心的银行大班还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