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杨敏的真心
��想见就见的。一个寡妇失业的女人,没被日本人的刺刀吓住。反倒是抄起家伙,跟小日本真刀真枪的交手,这一点就让我佩服。她虽然喊我大姐,但实际上,我应该称呼她大姐才对。奶奶这次能这么开明,帮着我说服爹,固然是心疼我,也和这位大姐分不开。她给奶奶讲了很多道理,奶奶这等老派的人也被她说动了,愿意为我出头。她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难道我不该帮她?再说,帮她就是帮中国人,这也是在做好事。”

  宁立言道:“她……怕是有意识的接触奶奶吧?多半就是想要用姐的关系,才使了这一招。”

  “你这么说,也不叫错。其实大姐也跟我承认了,她来河北是带着任务,毕竟好几万人的性命都在她们这些人身上。这时候行事便是有些目的,也算不上错处。何况人家话说得明白,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只是希望我能看在情份和都是中国人的份上,帮一把手。若是不想冒险,他们绝对不会强迫。这些人说话是讲信用的,跟南京那帮人不一样。”

  不强迫……讲信用?

  宁立言脑海里浮现出王殿臣那帮人的影子,这位不知姓名的“大姐”,只怕也是那条线上的人。

  眼下在关外抗日的武装力量成分复杂,既有被打散的东北军,也有关外原先的绺子、土匪以及乡间的民团、保险队。而其中素养最高,品行操守最为出色的,则还是布尔什维克领导下的武装力量。

  关外的环境远比关内恶劣,没经过训练装备又落后的民众,面对的却是日本陆军中有名的精锐之师,结果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从九一八事变到现在,这些武装非但没能从南京方面得到军火、钱财的补给,反倒成了“非法抗日”的罪人,面临日军和本国武装的双重绞杀。

  如今的关外抗日武装正在走向衰弱阶段,曾经遍地抗日烽火,正在一点点熄灭。布尔什维克努力地试图保存一部分火种,不让民间的抗日热情彻底熄灭。

  本该是政府承担的工作,由这些人来做,所要付出的,自然就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与辛劳。食不果腹眠冰卧雪都是家常便饭,自己的性命更是悬于一线,每一天都在和死神进行赛跑,随时随地都可能失去性命。

  这等人值得所有人敬仰。但是宁立言却不希望杨敏变成这种英雄里的一份子。两人还没过上想过的日子,他不能让杨敏失去性命。若是出了宁家,便要加入他们,宁立言宁愿杨敏留在杨家做衣食无忧的少奶奶。

  他摇头道:“这帮人做的事,全都是拼命。我不许姐去冒险!你给我在别墅待着,哪也不许去。他们不管有什么要求,要钱要枪都跟我说,总之你别卷进去。”

  杨敏道:“看你吓得?堂堂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胆量还不如个女人?人家也没想让我拼命,也把里面的危险阐述得明白。他们只希望我在天津,帮他们开一条路,搞到军中最急需得药品。东北的环境恶劣,伤员得不到药物,随时可能失去性命。那些都是为了国家民族,和日本人舍命拼杀的好汉。帮他们一把,也是我们应尽之责。”

  她盯着宁立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其他事姐都能听你的,这件事不行。你不让我做,我便自己去做,你休想管住我。我知道你神通广大,但也不能把所有事情都推在你一个人身上。”

  “他们跟你说了多少我的事?”

  “没有。奶奶当时担心我两头落空,大姐说了一句宁三少是好样的,便没说其他的话。但是我知道,他们从不轻易夸人,既然说了这句话,就证明我的老三绝不是等闲之辈。奶奶也是因为她的夸奖,才下定决心。你看,奶奶还给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