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郑芝龙的天下
�候,冯澄世不显眼;可是当芝罘已经统管半个齐鲁的时候,冯澄世便有资格登上这座全齐鲁区域内最高最耀眼的政治舞台了。虽然还不能占据到一个很中心的地位,但绝对算是一个有名有姓的角儿。

  袁刚也是这样。

  从治安队长到现在的警局总督察,也就两年的时间。

  后世人都知道齐鲁招远金矿,那在全中国都是赫赫有名的。

  而招远地区的采金历史可远不是从朱明才开始的。

  马家就是其中之一。据说其先祖在宋代时候就在招远采金,憋屈了数百年终于在正德年间发了一笔不大不小的财,然后供出了让整个马家都改换门庭的好儿子,后者先是不足二十中了秀才,然后三十出头时又中了举人。虽然数次进京都没能考中进士,金榜题名,但这已经足够叫马家成晋身书香门第士绅之流,成为招远县有资格分享利益的一份子。

  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这马家自从改换门庭之后,家中就文气沸腾,代代皆有秀才公举人老爷,甚至还出过翰林。百多年里富贵不绝。纵然门内始终没有朱衣绯袍的,但漫长的时间下来,也足够马家成为招远县的头牌了。

  郑家要收走土地,马家人很配合,因为他家的财富从来不是土地,而是矿坑。

  在历经了万历这个死要钱的皇帝之后,马家的好日子已经过了几十年。家财万贯都是小意思。

  不过收走了一千亩地而已,不伤大雅。

  但是当招远县补缴欠税的罚单送到马家之后,马家人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狠辣。

  这张罚单是要把整个马家掏空掏净都不算完啊。

  马家要是交了这张罚单,马家的基业就全败了。

  没人愿意看着偌大的基业灰飞烟灭,却不做丝毫的抵抗。

  “荒唐,荒唐。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是朱家天子的天下,而不是他郑芝龙的天下。此等残民害民遗祸万年之举,我马家即便粉身碎骨,亦誓不妥协。”

  “诸公,自光宗皇帝以降,朝廷未尝有矿税之举,此盛德之事也,诸公奈何亲眼见之大坏?”

  “今日吾与诸公在此,较之天下,不过是千石一粟也,然即如此某亦不知同心者有几人许?此马家之悲也。老夫却不觉有罪也。”

  “敌强我弱,刀下求活,只能苟且。”

  “老夫不敢劝说诸公与我马家齐心合力,共抗郑贼,以待朝廷恩泽。”

  “然老夫却忧之,某家即遭毒手,诸公之家岂能逃脱?登莱一地惨遭郑氏败坏,天下又岂能幸免之?郑芝龙搜刮民财,所获必丰,得意洋洋,少不得宣之天下。如郑氏使告陛下,教人主误以为我等多财自肥而轻乎国家。他日朝堂再有财困,天下吾辈,亦未敢自保也!”

  却是马行鸣已经打着“进山里熬一熬,熬到天亮了,他们就也就安然无恙了”的打算。而至于他们家熬不熬的到天亮,那就交给老天爷吧。

  反正想要他们马家束手就擒,却是绝不可能的。

  再则马家人已经认为大明江山光复在即。想那皇帝便是为了收揽齐鲁士心,也断然不会容忍郑芝龙胡作非为而不加理会。

  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更不会视而不见。

  所以啊,他们就抛家舍业,转到了大山里来了。

  要不然袁刚身为总督察怎么会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