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
集结掖县的时候,就有人向他提议,出兵杀去青州,卡住青州通往登莱的官道。

  那时候水路可是畅通着呢,郑芝豹都没答应,就是怕掐后路掐不死鞑子,反而让鞑子把掖县打下了。

  而现在都是九月里,再过几日,那时莱州湾海上就要浮冰连连了,水路定然是断绝的。

  郑芝龙短期里掐不死清军,海运却已经不能行,到时他是守在青州呢?还是立刻从青州跑回登州呢?

  没有海路运送,陆路四五百里路呢,还要面对鞑子的阻击追杀,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而守在青州,他自己手中的物质又能消耗到几时?

  真被鞑子团团围住了如掖县这般猛攻猛打,那能不能撑住呢?

  当然,他到时也能让芝罘地区的郑军主力与自己汇合,再招呼曾樱、江哲还有周亮工,都全力以赴,各自尽可能多的黏住清军,然后自己带兵跟回头杀来的鞑子主力在青州地界里大打出手,拼上一把。

  倒也不一定都要被打的哇哇叫。

  清军人数不少,但绿旗兵太low,而郑军呢,那么多炮,那么多火枪,火力充足下谁胜谁负还很难说。

  只是这拼一把容易,本钱下的就太多了(对郑芝龙言),也太早了。

  现在还不到他赤膊上阵,与鞑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时候啊。局势还没走到那个时候……

  如今这个阶段,郑芝龙依旧是苟着最有利。

  跟鞑子大打出手的主力军,还是大顺皇帝李自成。郑芝龙他就是个拉偏架的,帮着李自成拉住鞑子的一边手脚。不让鞑子全力以赴的与之大打出手。

  ——郑芝龙在沿海搞桥头堡的用意很明显,那就是牵制清军,用最小的兵力牵制最多的清军。可不是要跟清军大打出手。

  那是他最直接最外在的目的。事实上他迄今为止做的也都还好。

  不管是关外,还是津门,还是登莱,郑芝龙总共投入的陆上兵力也就两万人,却牵制了鞑子一半的军兵力量了。

  “去青州太危险了。”郑芝龙摇着头做出了决定。当初兖州之战时的教训他还铭记在心。他不想再跌进老坑里一回了,安全第一位。

  打仗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最大优势——战略主动权。

  掖县丢了就丢了么,正好把部队拉回登州城。

  郑芝豹看着自己大哥,大军已经到了芝罘岛,一万多人马呢。不去青州冒险是一回事,不能闲着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是一支能撬动战局的力量啊。

  “那接下……”

  “去崂山吧。把李率泰打下来。”

  郑芝龙沉吟了半响后说道。

  鞑子在登州城外修筑要塞,费了好大力气,对芝罘地区却不是如此,对崂山也非如此。

  而后两者看似一般的待遇,实则却又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

  鞑子不在芝罘地区费力气,这是因为他们知道芝罘地区最是难啃。而崂山呢,却是他们今冬就要好好的啃一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