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三章 追随崇祯
�的衣帽和官印,架着就往外走。

  陈启新面如死灰,根本不敢嚎叫,是中,他有什么资格指责李信呢?

  事实上做言官长期被人当枪使,几乎都有些心思,陈启新正是指望自己直颜犯谏,搏一个忠心,哪怕得罪李信,不被任用,可是名气打出来了啊。

  不过他搞错了一件事,李信不是崇祯,不会容忍言官,一句话就讲的他哑口无言,将之罢官也无人能说半个不是。

  场中众人默默看着陈启新被拖出去,李邦华则是想到了最后一次平台召对的凄凉景象,不禁鼻子一酸,跪伏在地面大哭起来。

  “太祖爷,太祖爷呐,您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这么亡了,您在天之灵看到了没,大明亡了啊……”

  王德化面色一沉,正要上前,李信已挥手止住,任凭李邦华痛哭。

  群臣也是默默看着,有些人悲由心生,不禁抹了抹眼泪。

  李邦华见李信没反应,又往前爬,爬到台阶下,哭的更狠了。

  李信这才道:“左都御史李邦华心系大明,忠心可嘉,李老且先归位,莫要再哭了好不好?来人,给李老赐坐。”

  “老臣有罪,老臣有罪啊,上不能保大明,下不能护皇上,老臣有罪啊!”

  李邦华连连磕着头,被两名太监扶了起来,又有人搬来椅子,扶着李邦华坐上去,位于阶下第一位。

  群臣一看李邦华哭大明得了优待,均是暗道只要不是直接指责李信,哭大明也是搏取好感和名声的一条道路啊,于是纷纷嚎叫着痛哭,那是哭的捶胸顿足,伤心之极,尤以魏藻德与周廷儒哭的最为响亮,一时之间,平台上哭声震天。

  宫内的崇祯得到消息,冷笑着暗骂:“一群墙头草!”

  毕竟明摆着,大明要亡的时候,敲朝钟除了李邦华和王家政,没有第三个人来,而如今,当着李信的面哭大明是什么意思?

  不就是搏取一个忠名,以示对前朝忠心,被李信怜悯,获得重用么?

  李信却是回头吩咐:“把哭爹喊娘的人的名字记下来,哭的越凶越要记!”

  “噢!”

  柳如是心头不解,这明显哭的很假啊,难道真要被重用?李公子不会被蒙敝吧?

  不过她谨记一个秘书的职责,什么都没问,只是记着名字,很多官员她不认识,于是李信又叫曹化淳去帮她,曹化淳曾是东厂提督太监,北京城的大小官员一概认识,很快的,柳如是就记下了近百个名字。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

  李信高踞阶上,连拍了几下手。

  哭起嘎然而止,很多人抹着眼泪,抬起头来,期待的看着李信。

  李信挥了挥手。

  曹化淳捧着柳如是记下的名字,念道:“李邦华、王家政、魏藻德、周廷儒、范景文(大学士)、倪元璐(户部尚书)、吴甘来(户部给事中)……”

  每一个报到名字的,大多是眉眼间喜色一现,只有不多的人,现在不屑之色,很明显,这部分人是真忠臣,喜色一现的是政治投机客。

  不片刻,名字报完之后,李信从御座上站了起来,踱到阶前,大声道:“凡是名册所载者,皆是大明忠臣,好教诸位得知,本王已经与崇祯达成协议,将助他于万里之遥的海外重建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