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太子是需要教育的!(求收藏,求推荐)
�摇头:“若有二三重臣率兵坚守,牵制流贼大兵,再分兵几路突围以迷惑流贼,并以精兵护驾往天津而去,宫驾必可无恙。”
崇祯嗯咳了一声:“朕意已决,绝不会放弃祖宗基业!另外,吴襄欲献女与太子为才人,你们以为如何?”
什么?吴襄想当国丈?
魏藻德、李邦华、王家彦三人都是一愣。
这事儿不合祖制,但是现在大明江山风雨飘摇,就指着吴三桂那点兵马救命呢!人家的爸爸要当国丈就当吧……
“李邦华!”崇祯沉声道,“你是左都御史,你说吧。”
李邦华摇摇头:“陛下,此事的确不合祖制……”
“难道不应该弹劾吴襄献女邀宠吗?”崇祯问。
“这……”李邦华愣了又愣,都不知道该怎么当御史了。
崇祯皇帝道:“你是左都御史,有纠察百官之责!如今大敌压境,更应该整肃纲纪。只有肃纲纪,才能奋人心。只有奋人心,才能胜强敌。
吴三桂以大兵入援,自当有其功赏。封侯爵,封国公都是可以的。还可以给饷百万!但是皇太子婚姻一事,乃涉及国本,不可有违祖制!”
李邦华听崇祯皇帝这么一说,也只得口称遵旨。
崇祯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时候不早了,朕也该准备上朝了,你们也去午门候着吧……今日早朝之时,朕希望看到有臣子可以挺身而出,肃纲纪、奋人心!”
三个大臣一起出了乾清门后,年纪最长的四朝老臣李邦华就问三十九岁的内阁首辅魏藻德道:“师令,你最知道圣上的心思,你说,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魏藻德左右看了看,没有旁人,这才苦笑一声:“不是明摆着吗?这是在给东宫出难题啊!”
兵部右侍郎王家彦问:“圣上莫不会要动国本吧?”
“不会,”魏藻德摇摇头,“眼下不会……不过东宫擅权太过,也该收敛一二。”
“的确是有些过了!”王家彦点点头,“可是东宫肯收敛吗?”
魏藻德叹了口气,道:“肯不肯收敛在东宫这边……但是肯不肯南幸,让不让东宫纳才人,却在圣上!现在圣上就以这两件事敲打东宫。若东宫退让,那么一切就都好说了。”
李邦华问:“东宫不退呢?”
魏藻德摇摇头,道:“不至于……东宫是孝子,认个错,再把手头的几百万交出来,不就皆大欢喜了?”
……
“什么?纳才人的中旨还没下来?”
“是啊,臣刚才回家问了,的确没下来。”
“不会啊,父皇已经答应了。”
“许是廷臣反对?”
“下中旨啊,廷臣反对也能下达啊!”
“也许圣上觉得中旨不妥?”
“这个……”
朱慈烺在十八日凌晨的时候,已经回到了内校场旁的嘉乐殿。
虽然又是一天一夜没合眼,不过他的精神还处于亢奋之中,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吴襄的女儿……于是就把吴襄找了问了问。一问才知道,崇祯皇帝好像放了他的鸽子,居然没有下达纳妃的中旨。
崇祯嗯咳了一声:“朕意已决,绝不会放弃祖宗基业!另外,吴襄欲献女与太子为才人,你们以为如何?”
什么?吴襄想当国丈?
魏藻德、李邦华、王家彦三人都是一愣。
这事儿不合祖制,但是现在大明江山风雨飘摇,就指着吴三桂那点兵马救命呢!人家的爸爸要当国丈就当吧……
“李邦华!”崇祯沉声道,“你是左都御史,你说吧。”
李邦华摇摇头:“陛下,此事的确不合祖制……”
“难道不应该弹劾吴襄献女邀宠吗?”崇祯问。
“这……”李邦华愣了又愣,都不知道该怎么当御史了。
崇祯皇帝道:“你是左都御史,有纠察百官之责!如今大敌压境,更应该整肃纲纪。只有肃纲纪,才能奋人心。只有奋人心,才能胜强敌。
吴三桂以大兵入援,自当有其功赏。封侯爵,封国公都是可以的。还可以给饷百万!但是皇太子婚姻一事,乃涉及国本,不可有违祖制!”
李邦华听崇祯皇帝这么一说,也只得口称遵旨。
崇祯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时候不早了,朕也该准备上朝了,你们也去午门候着吧……今日早朝之时,朕希望看到有臣子可以挺身而出,肃纲纪、奋人心!”
三个大臣一起出了乾清门后,年纪最长的四朝老臣李邦华就问三十九岁的内阁首辅魏藻德道:“师令,你最知道圣上的心思,你说,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魏藻德左右看了看,没有旁人,这才苦笑一声:“不是明摆着吗?这是在给东宫出难题啊!”
兵部右侍郎王家彦问:“圣上莫不会要动国本吧?”
“不会,”魏藻德摇摇头,“眼下不会……不过东宫擅权太过,也该收敛一二。”
“的确是有些过了!”王家彦点点头,“可是东宫肯收敛吗?”
魏藻德叹了口气,道:“肯不肯收敛在东宫这边……但是肯不肯南幸,让不让东宫纳才人,却在圣上!现在圣上就以这两件事敲打东宫。若东宫退让,那么一切就都好说了。”
李邦华问:“东宫不退呢?”
魏藻德摇摇头,道:“不至于……东宫是孝子,认个错,再把手头的几百万交出来,不就皆大欢喜了?”
……
“什么?纳才人的中旨还没下来?”
“是啊,臣刚才回家问了,的确没下来。”
“不会啊,父皇已经答应了。”
“许是廷臣反对?”
“下中旨啊,廷臣反对也能下达啊!”
“也许圣上觉得中旨不妥?”
“这个……”
朱慈烺在十八日凌晨的时候,已经回到了内校场旁的嘉乐殿。
虽然又是一天一夜没合眼,不过他的精神还处于亢奋之中,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吴襄的女儿……于是就把吴襄找了问了问。一问才知道,崇祯皇帝好像放了他的鸽子,居然没有下达纳妃的中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