ρò-1⑧.còм 43
�声名要紧。”

  后来姜年捐官,使的就是那一匣子珠宝。

  孤注一掷,他狠得下心。

  若是姜年安于现状,如今的俸禄,他总比常人要过得好。他又这样年轻,过几年再升一升,虽说不得大富大贵,日子总还是能悠哉悠哉过下去。

  只是他不肯。

  温雪意想清楚了,叹一口气,带上银子往琴行去。

  年边了,琴行里的伙计走得差不多,只剩两个,帐的坐柜台后,余下的一个正同主顾看琴。

  她见无人空闲便四下里瞧瞧。

  同在铺子里还有个抱了琴的男子,也不走动,就在边上站着。大冷的天,铺子里炭火烧得旺,他额前已有汗珠,也不晓得站了多久。

  温雪意细看才瞧见他抱着的琴断了两根弦。

  等前头那人选好琴,伙计就近来问她:“客官有何吩咐。”

  温雪意指指抱琴的男子:“先给他瞧吧。”

  伙计这才瞧见角落里站着的男子,连忙过去招待。他也是年幼,想必是年节近了,其他人都赶着回乡,留他干守店看门的苦差。

  男子指指琴。

  伙计又问:“公子要修琴?”

  男子点点头。

  “这可不巧了,修琴的师傅回乡过年去了,这样,您琴先放着。小店有余杭所产冰弦,也供苏州弦,不晓得公子偏好哪一种?”

  那男子面露羞色,他指指自己的嘴,又摇摇手。

  是个哑巴。

  伙计也愣了。

  男子更羞窘两分。

  温雪意看在眼中,小声提点一句:“去拿纸笔。”

  伙计这才慌忙到柜上取纸笔。

  男子放下琴,提笔写到。

  “苏州弦即可。”

  他写字的时候倒有几分像姜年,许是装风雅的人都是那一套。

  脸上深色温和些,腰板挺得更直,执笔之时再专注些,这风雅便装得八九不离十了。

  有了纸笔写起来倒快。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已经谈妥了,伙计把琴抱到后头去换条子。

  男子又写了字递到温雪意面前。

  “在下林西竹,方才多谢。”

  温雪意摆摆手:“举手之劳。”

  “姑娘要选什么,不如说一说,若不嫌冒昧,我兴许能说上一两句。”

  姜年避琴如蛇蝎。

  温雪意虽学了曲谱,却也不是十分了解。林西竹有意偿情,温雪意便随了他。

  “要挑一副好琴架。”

  林西竹温和一笑,他笑起来又不像姜年了。许是因着一样的年纪,一般的身形,又是一样的木簪,温雪意才会觉着他与姜年有相似。

  姜年笑着,温雪意总忍不住猜测他又动什么心思。

  林西竹笑起来,就叫人如沐春风一般。

  他写下几种选择,也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