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之于我
��点油随便炒一下我还是会的。这个主要是萝卜和咸菜腌得好,我外婆弄的。”

  “感觉没吃过这样的哎。”

  “嗯,我妈妈不是本地人。苏北口味比较重,会香一点。”

  “这样啊!挺好的,浙南确实太清淡了。蒸啊煮的,我顶不爱吃。”

  “也是,我们俩都偏重口,爱吃辣。”

  “这个辣的萝卜干真的特别好吃,特别香!”

  “腌的时候放了黑胡椒粉,是我外婆老家那边自己磨的。我们家存了好多,给你一点?煮面加一点也特别好吃,反正我在家自己做饭的话,做什么都得来一点。”

  “行,学会了。”高宇彬叁下五除二吃完,心里记住了“煮面好吃”,盘算着再蹭顿午饭。

  徐濛还在慢斯条理地喝粥,见他搁了筷子,也不好干坐着,遂挑了个别的话头:“我记得你家以前不是有阿姨?阿姨做饭好吃吗?”

  “好吃的,她是东北人,做菜比较对我的口味。不然也不会在我家待那么久了。”

  “咦,从小就在吗?”

  “那也不是,以前是我爷奶带我。后来老人家去世了,我爸妈就找了个阿姨,给我做做饭饭拾拾。”

  “她住你们家?”

  “不住,我一个人住。”

  “那你爸妈呢?”

  “额他们不在本地……大概过年会回来几天吧。”

  “啊……”徐濛的爸妈对她一向是关心备至,对于高宇彬这样的“留守”童年生活实在是没有体会。

  高宇彬运气不好——他是小儿子,却是全天下最不受宠的那个。

  早年他爸妈在外面打拼的时候,意外怀上了。

  九十年代,计划生育如火如荼,加上前头已经有个哥哥,他父亲是极力反对。但活生生一个小生命,要流产他妈妈又下不去手。两夫妻本来同甘共苦,感情很好,却不知道为这个吵了多少回。

  后来钱也罚了不少,关系也托了不少,好歹是把他生了下来,这夫妻关系也就越吵越冷淡。因此这个账,他妈妈算在了高宇彬头上,怎么看他都贴心不起来。

  生了他之后呢,公司的事情多又忙,家长腾不出手照顾一个小娃娃,干脆把他留在了老家,让爷爷奶奶看养。当时高宇彬也就一两岁,小孩子正是认人的阶段。时间一长,亲疏远近难以弥补。到最后,从小亲近的爷爷奶奶生老病死,高宇彬的父母也是出钱不出力,心意也不知有几分,彻底让他寒了心。成人之后,他跟父母愈发地不对付。

  高宇彬的大哥,高阳钧,跟他就不是一个命了。

  高阳钧就是爱情的结晶,被期待祝福的降临。

  从小到大都是带在身边养的,升学的时候也从来没让他离过家。小学初中高中一路的私校英教育,别说洗衣做饭的阿姨好几个,家教都有一打。那真叫一个: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碎了。他考个本科,着实一点儿不稀奇。家里还宴请四方,就差敲锣打鼓。相反,高宇彬这小儿子默默无闻到,好多人都不知道高娱有两位公子。

  说起高娱,旗下几家效绩好的公司,也全给了大哥,股份就更不提了。连表面文章都不带做一下的,压根儿就没问过高宇彬的意思,甚至知会都懒得知会。

  这消息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