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组建新军
们想想办法,朝廷也很缺钱,不然也不会出海回易,就是调拨三百万回易本钱,户部都还不痛快,建宣威军真是没钱了。关于兵士招募的问题,枢密院有承诺,宣威军可以去地方各军随意招募军士,只有一条,不得招募副将及以上人员。”

  杨丛义叹气,也只好如此,能同意组建新军就不错了,再要钱,可能直接就不同意组建。便道:“好,我们自己想想办法。”

  黄大人又道:“建军之事你早做准备,等宣威军建成,到时候再给谋一个军职。”

  杨丛义谢道:“大人费心了,若宣威军能建成,出海远洋,必然是一大助力,回易的安全当有保障。”

  黄大人道:“组建新军,你还需要什么?我能办好的,都给你办到。”

  杨丛义想了想道:“要组建新军,至少需要一个有作战经验的将官,大人能不能想办法调一个来,没有将官这新军建起来怕也没有战斗力。军职不要太高,副将、正将都行,最好是读过书的。”

  黄大人考虑了一下,点头道:“好,我想办法。”

  组建新军,饭要吃,军饷要发,没钱怕是一个军士都招不来,朝廷不给钱,只能找汤鷽想想办法,看能不能从物资采购的费用里调拨一些出来。

  三百万贯回易督造费用,造船要花七万五千贯,各类人员招募要花钱,薪俸也不少,海上生活费用也是一大笔钱,真正用来采购物资的钱估计不到两百五十万贯,这些钱真买不了多少东西。

  杨丛义找到汤鷽,把要组建新军的事情跟他一说,汤鷽也是眉头直皱,五千人的编制,不说军资采购、营房建造,单说生活费用和饷钱,每人每月一贯钱是要花的吧,一个月就是五千贯,从建军到出海还有六七个月,可是要花不少钱的。

  幸好物资采购实际支付的钱财并不多,还能先调支一部分,两人也商量了一下,要是实在没有办法, 那也只能少采购一些商品物资,毕竟船队出海还要留一些现钱,支付船员的薪俸和饷钱。最终决定先从物资采购预算里面调拨五万贯钱用于建军。

  有了钱,杨丛义信心便足了起来,宣威军建成有望。

  三天后,黄大人带来了建军诏命,还有枢密院和兵部的建军文书,一同来的还有一个人。

  那人年纪不是很大,眼神坚毅,步伐沉稳,杨丛义一眼就看出来他是个武人。

  黄大人笑道:“先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赵安赵将军,在殿前司任职,曾经在北方跟金人打过仗,立过不少战功,可是我花了好大力气才要来的。”

  杨丛义抬手行礼道:“见过赵将军。”

  赵安则抬手还礼:“杨副使不必多礼。”

  三人相继坐下,仆人上了茶,退出去之后,屋内再无他人。

  黄大人道:“建军的诏命和各部文书都已经下达,我先把朝廷的安排跟你们一起说说,组建宣威军是为护卫回易船队,宣大宋之威于南洋,主要作用是护卫,不是卫戍、作战部队,回易完成之后是撤销还是保留,到时候再议,宣威军编制五千人,不设统制,暂时以我为统领,赵安将军为部将,杨副使为监军,朝廷先期会调拨一万贯作为建军军资,朝廷要求即刻挑选招募军士,进驻明州昌国县,一个月内要成军。”

  说完他拿出两份盖有兵部大印的任命文书,一份递给杨丛义,一份递给赵安,笑道:“建军之事,就全权交给两位了,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找我。”

  杨丛义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