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章:甲板战舰
,几乎无法在短时间内帮助对方。但没人敢惹,因为所有人都清楚,这两支舰队仅仅是明帝国海军在海外的两支分舰队而已。或许重创某一支分舰队,努努力的话,说不定还真有可能。在当下的世界,谁能承受明帝国海军主力舰队的怒火呢?配合同样强大的空军与陆军,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胆敢偷袭明帝国的分舰队,这是打算自取灭亡么?某皇帝在不停地变卖海军的大型铁甲舰,揭暄也没有丝毫的不乐意。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大明海军已经开始转型了。从以火炮为主的舰队,转为以火炮加舰载机为主的舰队了。舰载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固定翼,另一种则是旋翼机,也就是直升机。在第十二批次造舰计划里,包括了四艘以六级铁甲舰为基础改装而来的两栖攻击舰。由于六级铁甲舰的排水量并不大,这四艘两栖攻击舰只能算是试验品,作为陆战队的登陆作战的大型载俱。此前完成的第十三批次的造舰计划,包括四艘由七级铁甲舰改装的两栖攻击舰。该型的排水量接近三万吨,由此而来的两栖攻击舰就显得有模有样了。在结束了对波立的战争之后,兵部也开始向海军倾斜武装直升机的产量了。一型两栖攻击舰可以搭载八架“黑鹰”武装直升机,二型两栖攻击舰能搭载十六架“黑鹰”。八艘两栖攻击舰一起出动的话,一次能组成近百架规模的庞大攻击机群,对敌军位于滩头的阵地与堡垒实施饱和式空袭。与后世的两栖攻击舰不同的是,朱慈烺让科学院在前期改装设计时,并不需要考虑给登陆艇预留空间。舰体优先考虑的就是机库,其次是燃料库,最后是舰员的生活舱。在战时,小型登陆艇完全可以由商船来搭载,给商船安装相应的吊臂就行了。等尝到了两栖攻击舰的甜头之后,在第十四批次的造舰计划里,二型两栖攻击舰的数量便增加到了八艘之多。同型的航空母舰只有四艘,但毫无疑问,海军更青睐两栖攻击舰,因为后者更加实用。与两栖攻击舰不同,为了摆放更多舰载机的同时,不影响正常起降,航母都安装了斜角甲板。与后世不同的是,斜角甲板是用来停放舰载机的,直通甲板则是用来正常起降的。原因就是弹射器的功率不足,必须保留最长的起飞距离,以确保舰载机不直接栽进海里。二型航母不是不好,只是“黑脚信天翁”的外型着实不小,需要排水量更大的母舰来搭载。对海军来说,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两栖攻击舰搭载的武装直升机起码能经常打击滨海的目标。“黑脚信天翁”从航母上起飞之后,除了深入内陆作战之外,在海上几乎就是一群跟它名字一样的游客!真的飞入腹地打击目标的话,直接动用空军的同型战机就行了,根本不需要费时费力又费钱的出动舰载机部队。鉴于这种鸡肋式的存在,在朱慈烺与揭暄的坚持下,能在之前批次的造舰计划里建造四艘航母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事情了。大明海军已经拥有两艘一型航母、四艘二型航母,以及科学院的两艘实验用的航母,总计八艘。在第十四、十五、十六这三个批次造舰计划里,海军均将采购八艘二型航母,总计二十四艘。跨度虽然有二十二年之久,但鉴于大明海军的领先优势非常之大。这二十四艘航母全部下水,也能依然保持技术方面的先进。法国海军在见到航母这种新战舰之后,路易十四便认可了图尔维尔的建议。改装了一艘万吨级商船,扑上了直通甲板,作为一艘试验舰来使用。舰载机自然是“信天翁”战斗机,由于这款战机的体积与重量都较小,所需的起降条件也比“黑脚信天翁”小,作为法国海军的舰载机还是很合适的。唯一的问题就是,“信天翁”是款单发战机,一部发动机也就意味着不十分可靠,飞着飞着就可能掉海里……这就是朱慈烺否决了用“信天翁”作为舰载机的主要原因,宁可采购成本非常高昂的“黑脚信天翁”。可以说,大明海军航空兵,尤其是舰载机部队,没有一架便宜货。“黑脚信天翁”的造价是“信天翁”的四倍,“黑鹰”的造价是“信天翁”的三倍。航母也是由铁甲舰改装而来的,根本没用商船来凑合。在平时,那倒是看不出来二者的差异。但在战时,商船的抗打击能力那真叫一绝……二型航母只是过渡产品,朱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