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真正军力
打算获得欧洲市场的更大份额。

  然而本国人口太少,使得劳动力严重不足,无法与法国相比,不得不引进大量的黑人。

  同期法国纺织厂也在这么干,而且法国本土市场规模也不小。

  有了本土市场做后盾,等于变相刺激法国纺织厂老板持续做强做大,疯狂扩张,从而让法国纺织品在欧洲市场上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大明的纺织品运抵欧洲的全都是丝、缎、绸之类的高端货,利润自然是非常之高的,几乎控制了七成以上的高端市场份额。

  在茶叶与瓷器方面也是如此,不过在路易十四与威廉三世的号召下,法荷两国带头开始用咖啡替代茶叶作为主流饮品。

  瓷器则是早已开启了大规模仿制的进程,现在欧洲中高端市场上也有了法国本土公司生产的瓷器了。

  在欧洲之外,特别是与大明帝国友好的国家,他们基本不认法国瓷器,认为那是质量粗劣等仿制品,价格低也不会买。

  路易十四对此倒是无所谓,先让法国瓷器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然后再一步步将明帝国的瓷器挤出这个市场,就算是大获成功了。

  法国在工业品出口方面很有心得,尤其是最些年在中欧地区发生的混战,让法国武器商们大赚了一笔。

  连旧枪都被利奥波德以及一堆侯爵们抢着买,更别说刚出厂的新枪了。

  中欧混战期间,法国的新旧枪支总计出口了大约近百万支,火炮超过一万门。

  当然,这个项目算在军事领域,不作为商业方面的参照。

  杂志里最引人入胜的就是军事排行,包括军费、兵力、重武器三方面,武器出口作为辅助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去年大明帝国的军费达到了一亿五千五百万银币左右,高居世界第一,占岁入的一半,但不会加重财务负担。

  根本原因就是建造铁甲舰以及追加的数量占用了很多军费,而舰龄比较久的铁甲舰在新舰下水之后,就可以外销套现了。

  这是大明媒体首次披露军事方面的细则,故而非常引人注目。

  军费包括采购武器装备与日常保养维护、官兵薪水与抚恤金及专业费用、基础设施建设、后勤补给等四个方面。

  采购武器方面就介绍了在建的铁甲舰类型与数量,包括八艘俾斯麦、八艘定远、三十八艘吉野、六艘来远、八艘致远、三艘定远补给舰、三艘定远医疗舰,以及一艘新型铁甲舰。

  没说新型铁甲舰的类型,但标明了是万吨级。

  外界凭此猜测是大明最新研制的六级铁甲舰,吨位可能达到一万三千至一万五千吨。

  这还仅仅是截至到去年的时候,今年开始又追加了八艘俾斯麦与八艘定远。

  都算上的话,能把那些潜在竞争对手活活吓傻!

  俾斯麦型航母试验舰并未出现在清单上,这种战舰即使存在,海军也不会予以承认。

  接下来就有意思了,出现了一个长条形的表格,里面注明了铁甲舰的类型,且不含郑氏舰队的数量。

  五级铁甲舰,大明有三艘,法国有一艘,其他国家都是零。

  四级铁甲舰,大明有七艘,法国、荷兰、印加、倭国、奥斯曼各一艘。

  三级铁甲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