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章:反超法国
�就只能开始吃鱼模式了。

  入冬,特别是上冻之后,不论是江鱼还是海鱼,就很容易保鲜了。

  尤其是畿辅地区的百姓,跟着昊菁皇帝借光。

  海捕的海鲜被首先用来供应畿辅市场,因为这边购买力非常之强。

  贡品海鲜跟此前一样,也就只有十万斤而已,数量不会太多,但质量上乘。

  鲍鱼算壳,最小也要达到巴掌那么大。

  海螺最小,必须达到成年男子拳头那么大。

  金枪鱼都是五十斤起步的,只有黄鱼可以降低到每条六斤。

  像出水就死的长江刀鱼,昊菁皇帝嫌弃这玩意刺太多,就根本没让南方上贡过。

  至于阳澄湖大闸蟹,明显没有脸盆大的堪察加帝王蟹吃得过瘾。

  比起来,昊菁皇帝更前来于辽东三鲜——海参、鲍鱼、蝲蛄!

  南方三鲜则是金枪鱼、石斑鱼、鲨鱼翅!

  对当下的大明渔珉,特别是南方渔珉来说,不可能逮到鲨鱼,割了鱼翅,再将鲨鱼丢回到海里。

  鱼翅可以买个好价钱,鲨鱼本身也可以卖给寻常百姓食用,浑身上下一点都不浪费。

  若是再加上一个的话,昊菁皇帝对有小臂大小的虎皮大虾还是比较认可的。

  对于这四样,加上其他一些海鲜,此前郑芝龙每年都会上贡足足十万斤。

  搬到南非之后,本发愁此事,以为再想捕捞一些当年的海鲜贡品是很困难的事情了。

  没想到好望角水域盛产大白鲨,比东海以及南洋的那边的鲨鱼的鱼翅大太多了。

  渔珉将大白鲨捕捞上岸呈送上来之后,郑芝龙命厨子做成神跳墙,品尝之后,赞赏有加。

  特命名这种鱼翅为“好望翅”,并当作贡品,当年便上贡六百六十六只。

  依然不要赏赐,因为皇帝已经赏了他一块寸土寸金的上好封地。

  昊菁皇帝只能叮嘱这位藩王,必须坚持可持续捕捞,别一网打尽,以后就没得吃了。

  考虑到南非那边鲸油应该也紧张,昊菁皇帝就不打算挑食了。

  愿意上点啥都行,这样的大善人皇帝上哪找去呀?

  郑芝龙鉴于南非水域的渔业资源极其丰富,打算每年都订购至少一百艘铁甲蒸汽渔船。

  若是本土造船厂的产能有剩余,镇海王都打算全都用来造远洋型拖网渔船。

  追随郑芝龙来到南非的老乡们,万万没想到,普天之下还有如此好的地方。

  陆地上的动物成群结队,多到用眼睛都数不清的地步。

  在荷兰人撤退之后,这上面除了一些黑皮蛮夷,什么强敌都没发现。

  这不是天赐宝地是甚子啊?

  于是,百姓们成片地跪倒在地,给天仙下凡的昊菁皇帝上香祈福……

  郑芝龙本打算让大队人马在马普托登陆,并将此地作为都城来建设。

  但在实际考察之后,发现当地沼泽实在太多,根本不具备建设大城市的前提条件。

  根据昊菁皇帝提供的地图,暂时只有马普托、德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