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庞然大物
�级铁甲舰,加上已经购买的四艘,从而追上荷兰人的脚步。

  也只能先实现了这个小目标,之后才能凭借自行建造三级铁甲舰的技术优势,真正实现反超荷兰人的初衷。

  这这一切还要建立在一个特殊前提条件之上,那就是十年之内,明帝国不会向荷兰人提供四级铁甲舰!

  不然己方也只有干瞪眼的份,这个大胆的猜想也并非不可能实现。

  荷兰现在得到的十艘三级铁甲舰可是一个银币都没花!

  之前的十年,加上之后的十年,合计二十年。

  每年积攒一百万银币,便是两千万银币了。

  翻一倍的话,就是四千万银币,应该能给一艘四级铁甲舰支付首付款的了。

  图尔维尔甚至想到,届时荷兰人还要卖地购舰的话,对法国海军的打击就太大了……

  听说荷兰人在南亚次大陆还有两块地皮,想想都让图尔维尔感到头疼。

  万幸法国也在该地区有不错的地皮,或许可以来个后发制人。

  图尔维尔不想把军火采购变成房地产交易,但己方没钱,又有什么办法呢?

  假设一艘三级铁甲舰的现价是四千万银币,那么一艘四级铁甲舰标价七八千万是绝对不算贵的。

  往后铁甲舰会随着排水量的增加而越来越贵,届时法国海军再想购买就难上加难了!

  柯尔贝不同于图尔维尔,后者只需要负责海军事务就行了。

  这次来到明帝国,除了购买三级铁甲舰和相应的技术之外。

  带来的三千五百万银币还剩两千万没花出去,柯尔贝也不打算再带回去了。

  尤其是在看过飞机与机枪的表演之后,柯尔贝更是百感交易。

  明帝国的军事技术发展,已经到了让他瞠目结舌的地步。

  潜伏在神圣罗马帝国的间谍便向巴黎提交了类似于机枪这种武器的情报,如今自己亲眼所见,的确名副其实。

  这种武器的出现,就意味着以后骑兵将彻底沦为辅助兵种。

  将机枪安装到坦克上,配合坦克炮发动攻击,骑兵真是一点机会都不会有。

  用步兵集群发动徒步进攻,在没有坦克掩护的情况下,就等于是自寻死路。

  布达佩斯与维也纳这两场战役最终都打成了堑壕战,看来不是没有道理的。

  利奥波德的军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多半也与机枪的出现有莫大的关系。

  等一问价钱,一挺机枪售价高达五千银币,一百挺就是五十万银币!

  法国陆军引进膨胀到接近五十万,按照每百人配备一挺机枪的标准,起码要装备五千挺。

  总额就是两千五百万银币,比柯尔贝兜里的钱还多……

  想来也只能希望明帝国能够转让制造技术,实现国产化,以降低采购成本。

  由于机枪是新问世的武器,技术转让价格自然不容小觑,高达五千万银币,等于一艘三级铁甲舰的价钱。

  柯尔贝便退而求其次,购买了一百挺机枪,先带回去给陆军试用,效果好的话,再考虑增购事宜。

  即便是五千银币的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