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祸水西引
,只有子弹和炮弹还有富裕,但也无法维持全天候的激战所需。

  射速高自然是有天大优势的,随之而来的缺点就是弹药消耗速度是飞快的。

  侯赛因已经命令手下尽可能地节省弹药了,然而眼下貌似还是有些难以为继了。

  在奥库不派人给自己输送弹药的情况下,应付联军的疯狂围攻的确显得非常吃力。

  弹药因素是致命问题,侯赛因还是第一次感觉情况对己方有些不妙。

  如果利奥波德孤注一掷,不惜人员伤亡,继续猛攻己方阵地。

  说不定还真会被他给得逞了,哪怕此前他已经几乎损失接近二十万人了。

  一次消灭二十万敌军,那肯定是战果辉煌的。

  但己部因此而被敌人消灭,或者重创,便得不偿失了。

  侯赛因仍旧没让骑兵出击,此时除了南向之外,其他三个方向的道路都被完全堵死了。

  贾马尔等人请示过是否派出骑兵以扭转战局,侯赛因仍然在犹豫不决。

  他不知道利奥波德手里是否有预备队,如果有的话,预备队的兵力是多少。

  理论上不会多于二十万,可这也仅仅是基于自己的主观臆断而已。

  现在是否到了双方的关键时刻还不得而知,所以侯赛因对动用骑兵还是做了谨慎的决定。

  己方的防线已经岌岌可危了,敌人的攻势并未因为遭到了激烈的抵抗而自动减弱。

  此时,联军步兵与弃马步战的大量骑兵都加入到了堑壕战之中。

  双方隔着两条战壕之间的开阔地带,不停地对射,互相投掷手榴弹。

  奥军的一部分机枪已经因为频繁开火而被直接用到枪管报废,只能将余下的子弹分给步兵使用。

  然后将土丘上的阵地让出来,作为小型加农炮的炮位,继续轰击对面的敌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的小雪最终变成了鹅毛大雪,战场能见度降到更低的程度。

  见到天气愈发有利于己方,在经过近一小时的对射之后,联军便开始发动了总攻。

  士兵们跃出战壕,径直冲向对方已经快要看不清目标的奥军。

  在第一条战壕被对方夺取之后,奥军这边就已经给步枪上好了刺刀。

  这种糟糕透顶的天气,步枪即使上了刺刀,刀尖也不会反光,从而影响到瞄准目标。

  面对冲过来的敌人,禁卫军士兵在打光了转轮里的六发子弹之后,便直接选择与对方进行白刃战。

  双方都有胸甲保护,不同的是,奥军士兵的躯干部位都由前后两块的铁板保护,而对方只有胸前的一块,背后就是致命弱点。

  头盔就相差甚远了,不差油的苏丹易卜拉欣给自己的士兵大规模装备了无死角的鸡头盔。

  不被对方用刺刀直接插进两条缝隙的观察孔里,那这种头盔就可以完全保护住士兵的脑袋。

  缺点则是重量超标,视野非常差,致使奥军士兵在白刃战时,其反应速度与移动速度都逊于对手。

  好在拼刺刀技术是经过明军教官言传身教的,起码刺、搪、踹这三招学的还算不错,没给老师们丢脸。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