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莽白突围
�,王师获胜后所缴获的盔甲与兵器亦可无偿拨发给诸多土司。”

  郑成功觉得王师仅呈一路来追击莽白,很可能越追越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莽白很有可能在地图上兜个圈子,伺机来个调虎离山,然后挑王师的软肋下手。

  只有不断给莽白以压力,而且让其自顾不暇,莽白才没余力来反击王师。

  至于兵力,用不到七万人来收复整个缅甸根本就不够用。

  根据郑成功的估计,起码要增加到十万人左右才勉强可以完成进攻任务。

  南廷要是为难的话,自家还能拿出一万人,然后请昊菁皇帝象征性的调拨两三万人来援就够数了。

  请北军帮忙的费用也很好解决,就用抓获的矿工来抵偿便可。

  “……嗯!爱卿所言实乃真知灼见也!”

  崇祯听罢顿时就没心思饮酒吃菜了,仔仔细细地端详着缅甸地图。

  结合郑森的话想了片刻工夫,方才赞许起来。

  郑森的提议很好,三路出击或许比一路猛攻的效果要好。

  若是宋纪所部在短时间内,无法与在缅北地区作战的沐天波的人马汇合的话。

  那么只有尽快擒杀莽白才能结束这场战争,否则势必会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里。

  南廷倒是可以承受十万兵马常年在海外作战,但战事自然越快结束就越省钱。

  问题是在缺少战马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尽快追上莽白的残部呢?

  己部都追不上莽白,还谈何将其擒杀进而结束战争呢?

  “郑将军,眼下王师奇缺战马,从本土以海路运输又耗费极大,不知将军可否想过解决之道?”

  宋纪给郑成功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这也是实际情况。

  只要有了战马,一切都容易多了,否则就只能靠两条腿了……

  “宋将军,在下以为这倒是不难解决,只是需要花些银两方可办妥!”

  对于解决的办法,某新皇早已在信里对郑成功言明了。

  “哦?爱卿有良策为何不早提及?”

  崇祯忽然插话,字里行间有些埋怨郑森。

  “陛下,臣此前倒是想要以缴获敌军战马来解决此问题,然而炮火无眼,加之敌军似乎刻意不留战马与王师。加之采购战马耗费颇多,臣担心……”

  经过这么多年,郑成功业已深知崇祯皇帝的德行,但凡花钱的事情,得到节骨眼说才管用,否则这笔钱就得自己掏了。

  若是在西班牙作战,郑军缺少战马,郑成功二话不说,就可以自掏腰包,不需要朝廷花一两银子。

  但是在缅甸,显然采购的战马会优先,甚至全部装备宋纪的部队,那朝廷出钱就理所当然了。

  “无妨!纵使五十两一匹,朕亦可为在缅甸的王师添置数千匹良驹!”

  崇祯就是想知道郑森到底想从何处买马,只要比本土便宜一些,那就可以采购。

  “陛下,臣以为印度东部地区距离缅甸只有数百里而已,从那里买马异常便捷。再就是从波斯买马,只要绕过印度南部,便是波斯,波斯马比印度马的冲刺速度更快,载重更大,不过价钱就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