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长洲大捷
�战败的。

  不能总让那逆子利用王师得来的战功,在报纸上耀武扬威,自己也能如此这般,也好扳回一城。

  珉间曾有流言,说崇祯皇帝对边务一窍不通,这才导致朝廷每年耗资巨大,然而辽东频频告急,甚至被东虏屡次叩关。

  某逆子则刚好相反,故而才能在京城挫败皇太鸡,又在滦河取得大捷,甚至在锦州外围亦能重创东虏三十万大军。

  崇祯对此耿耿于怀,又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此前一直戒急用忍,又叹息连连,这下总算是熬到头了。

  为了能够捞到一些战果,崇祯只能虚心请教洪承畴,这位爱卿好歹也是之前自己身边的红人。

  洪承畴有两个计划,其一,若是西夷已经细节过江南诸城,已然撤退,则王师可尾随掩杀之。

  其二,若是西夷尚在洗劫的半路,则王师可迅速抢占某座城池,凭此坚城拒敌,而后里应外合,将其重创,甚至聚歼之。

  这是两个很务实的策略,避免了再不清楚来犯之敌具体兵力的情况下,贸然与对方进行野战。

  可以打出很高的战损比,同时也能减少朝廷所需支付的抚恤金。

  在咨询过首辅瞿式耜、次辅高弘图、兵部尚书袁继咸以及黄得功等武将的意见后,崇祯便决定执行这个计划。

  既然那逆子又在江都取胜了,自己便决计不能坐以待毙,好歹也要赢得一次像样的胜利才是。

  不说歼敌一万,也要有五六千人,方能符合南廷王师的颜面。

  骑马掩杀西夷,崇祯是没那个本事,只能参与守城的行动。

  至于固守的具体地点有四个,但实际只有一个较为合适。

  南都已经被西夷攻陷,江都已经被某逆子收复,钱塘又在海边,面临敌舰的炮火打击。

  只有长洲算是内陆,只有运河通过,西夷的大型战舰多半是进不来的。

  本来梅洛元帅的部队去往长洲所需的时间,与崇祯亲征从南侧的时间相差无几。

  但洗劫武进与无锡消耗了两天时间,正是利用这点,让崇祯无形之间拥有了时间上的优势。

  明军赶在西班牙部队之前的一天抵达了长洲,崇祯与洪承畴率主力坐镇城内,黄得功与宋纪则各率一万骑兵埋伏在城外。

  等梅洛元帅带着近两万四千手下与一堆战利品来到长洲城外之时,明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由于之前明军早已望风而逃,攻城都不需要重武器,加上战区水网密布,炮手们搬运重炮十分费力。

  使得梅洛元帅将一半以上的重炮都送到了船上,全军只留下十二门装模作样。

  相信即使城内有守军,见到威力如此强大的武器,也会被吓得直接投降。

  长洲城头本身就部署了不少红夷大炮,而且宋纪所部作为崇祯皇帝的嫡系人马,也装备了一个连的新式铜炮,迫击炮高达上百门之多。

  如此一来,梅洛元帅手里的重炮就完全吓唬不住守军了。

  在对射过一番之后,反而被守军打死打伤上百人之多,还损失了四门重炮。

  之前一直顺风顺水的梅洛元帅无法容忍放过这股执意负隅顽抗的明军,便下令部队攻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