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政争风向
�布了坐探,他们没有任何动作,所以东厂也不好做事。”

  魏忠贤道:“关于先帝的死因,有人说是服红丸而死,也有人说与红丸无关;有人说旧病未愈,有人说是劳累所致;有人说是惑于女宠,是郑贵妃有意加害;有人说是用药差误。有的大臣因李可灼进红丸功,议“赏钱”;有的大臣以“李可灼罪不容诛”,议“罚俸一年”;有的大臣以“可灼非医官,且非知药知脉者”议上,将其遣戍,皇上不发话,其它人不好处理。”

  魏忠贤这个人是目不识丁的睁眼瞎,但他的记忆很好,这么多的奏折,别人给他念一次,他基本是记得的了,这一点米柱都不如,他的记性可是没有那么好。

  红丸一案,令这个首辅方从哲完全是在火上烤,各大党派,磨刀霍霍,准备拉他下马,他自己都知道,首辅的位置是难保的了,他现在要奋力自救的,就是让自己全身而退。

  他从政三十多年,他知道此事的凶险,不摘清自己,他的下场有可能比张居正惨。

  米柱也差不多是这件事的亲历者,他还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这件事,但还是迷雾重重,不敢说得窥全豹,这件事在原天启朝、祟祯朝,乃至灭亡了的南明小朝廷,都是朝廷政争的主要议题。

  表面无阴谋论的说法是,郑贵妃为求自保,向泰昌帝献八个绝色美女,工作劳累+沉迷女色,掏空了这皇帝,让他一病不起,尚药监的崔文升给皇帝开了一副偏方,竞让皇帝一夜狂泻三十次,彻底榨干,竞至不起,病急乱求医的皇帝服用李可灼的红丸,这是皇帝知情,并下令方从哲和韩爌允许李可灼进献的,但皇帝最终是一病不起,驾崩。

  正规的说法是皇帝死于一连串的巧合。

  这件案里的关键,是郑贵妃、崔文升的动机,他们有杀死皇帝的动机吗?还是自求救赎?这方面谁也不敢肯定,有立国本、妖书案、廷击案在,谁也不敢保证这个郑贵妃是清白的,但这一切又缘于猜测,没有任何的证据,这应该怎么办呢?不好说。

  至于这个李可灼是真正的邀媚请赏的小人,有人认为红丸是春药,他把春药当补药进上,只是想步陶仲文后尘而已,只不过他时运不佳,也有人认为,那红色丸药是道家所炼金丹。用救命金丹来对付垂危病人,治活了则名利双收,死了算是病重难救,李可灼很可能是这样想这样做的一

  这案子本来就扑欮迷离了,加上各大党派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加以扭曲,攻击对手,更是将他推入一团迷雾之中,现在连这个魏忠贤都要推出自己的版本了。

  米柱却不建议这么做:“下官动用了大量的资源调查此事,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无论怎么进场,最终都是一身泥污离开。”

  魏忠贤道:“太便宜方从哲这老小子了。”

  米柱道:“别人不好说,这个首辅应该是无辜的,他是反对用红丸的,皇帝坚持让他做的,君命难违,也不能坐看这君主死去,这不是为臣之道,他并非奸臣,却因为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方做了错误的决定,满朝喊打,举国曰奸。”

  魏忠贤道:“也罢!咱家还是不搀和此事,坐山观虎斗吧?”

  米柱既是他的外孙婿,又是他的政治集团的人重要人物,国家情报主管,在庚辰宫变前后的表现,十分出色,是可谋大事的人。所以米柱有了这个意见,魏忠贤便听从了。

  米家和魏家的联盟,这是既成事实的事,这个米礼义是手握重兵,但是他带兵练兵尚可,政治见解十分浅薄,这个米柱才是可谋大事的人。

  现在两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