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心灰意冷
��路上心情沉重,一个小小的茶商就能把大半个庐州官员尽收囊中,甚至浴血十数年的武臣也牵连其中,越知道大宋的实情,他就越是胆战心寒。

  第二天问过案情后,谢易命令知县收回判决,允许被封的茶园继续营业。案件的最终结果还要回去禀明知州再做决定。

  心灰意冷的谢易回到庐州家中对应萱和萧九娘讲了经过,应萱劝道:“官人不必自责,无论你如何想为百姓做主,最终应家还是会胜诉的,那些茶园园主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因为应家的势力太过庞大,草民不能抗衡,即使官人出面也无济于事。”

  谢易叹口气道:“我也知道会如此,所以从茫然不知所措。”

  应萱道:“奴家以为,趁此机会,官人不如辞官归隐吧。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既然在朝堂上已不能实现官人的理想,还不如学陶渊明归去来兮。”

  谢易沉默良久,最终缓缓地点头道:“现在看来也只有如此,北伐的梦已经破碎,而除恶安民也举步维艰,尸位素餐,我问心有愧,那就只能一走了之。”

  萧九娘拍手笑道:“官人早该如此,没有官场羁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方显官人洒脱个性,你我夫妻快活一生才是第一美事。”

  谢易笑了:“九娘说得对,我能与两位夫人相守足可以聊慰平生,还贪的什么无妄之灾。”

  当夜,谢易写了辞表快马送往临安,从此谢易闭门托病不出,终日与夫人们在家中促膝长谈,饮酒作诗,只等朝廷批文下达便归隐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