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天下大势】
emsp;周赫煊琢磨了一下,说道:“周若愚,呵呵,好字,多谢南海先生,晚辈谨遵教诲。”
“孺子可教也。”康有为点头笑道。
周赫煊的名字,带着“煊赫一时”的味道,那可不是什么好词儿。康有为以“大智若愚”给周赫煊取字,自然是希望他韬光养晦,别因为太出风头而招来灾祸。
跟康有为这种老家伙打交道就是不爽利,不仅思维言行陈腐,而且还尽是弯弯绕绕,不肯一下子把话说清楚。周赫煊倒更喜欢褚大帅,虽然简单粗暴,但有什么都直接摆到台面上。
“砰!”
周赫煊进了第一个球,把得分目标定在粉色球上。
康有为杵着杆子站旁边说道:“你的文章很精彩,特别是论英国那几篇。”
“游戏之所而已,贻笑大方。”周赫煊打入粉色球,继续得分中。
康有为不理周赫煊的谦虚,问道:“你对中国的局势怎么看?”
周赫煊说:“一团乱麻,就等着一双巧手去理清。”
康有为又问:“看你在文章里对英国颇多赞誉,是同意君主立宪制的?”
周赫煊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扭头看看旁边的溥仪和段宏业,笑道:“你们这么结交段公子,不会是想拉拢段祺瑞吧?”
康有为眉毛一挑,盯着周赫煊说:“你果然心思缜密,是个玲珑剔透的后生。”
周赫煊一球打歪,他停下来提着球杆说:“让我来猜猜。如今直奉不和,你们拉动段祺瑞,不会是想怂恿段祺瑞打前锋,你们在背后捡便宜,然后联手复辟实现君主立宪吧?”
“哦,”康有为颇有些心惊,因为他的想法完全被看穿了,当即问道,“你认为有几成的希望?”
“半cd没有。”周赫煊笑道。
康有为也不生气,反问:“为什么这样说?”
周赫煊如今每天都要看报纸,他分析局势说:“如今京城的局势是张作霖和吴佩孚两虎相争,不管是总理、总统,还是复辟当皇帝,都是他们妥协下的产物。你说对不对?”
“对。”康有为点头道。
“他们之间的矛盾,让你和溥仪看到了复辟的可能。因为吴佩孚实力更弱,所以你想联合吴佩孚,再拉上一个段祺瑞来跟张作霖维持平衡,最后从中取利,对也不对?”周赫煊又问。
“对。”康有为继续点头。
“你别把目光盯在北方那一亩三分地上啊!得看天下大势。”周赫煊有点鄙视地说。
康有为猛然警醒,问道:“你是说南方的革命军?”
周赫煊分析说:“如今吴佩孚跟革命军在湖南打烂仗呢,情势岌岌可危,这种时候他必须得稳住后方,选择在总统和内阁问题上向张作霖妥协。”
“你认为南方政府会胜出?”康有为明显更看好北洋势力,笑道,“他们可打不过吴佩孚,顶多又是个南北僵持的局面。到时候各方互相忌惮,北洋不再一家独大,正是皇帝复辟实现君主立宪制的大好时机。”
周赫煊断言道:“明面上吴佩孚的军力更强,但他必输无疑。”
“你呀,还是太年轻了,”康有为好笑道,“北洋军阀都是尸山血海杀出来的,吴佩孚坐拥数省之地,麾下几十万大军,区区南方政�
“孺子可教也。”康有为点头笑道。
周赫煊的名字,带着“煊赫一时”的味道,那可不是什么好词儿。康有为以“大智若愚”给周赫煊取字,自然是希望他韬光养晦,别因为太出风头而招来灾祸。
跟康有为这种老家伙打交道就是不爽利,不仅思维言行陈腐,而且还尽是弯弯绕绕,不肯一下子把话说清楚。周赫煊倒更喜欢褚大帅,虽然简单粗暴,但有什么都直接摆到台面上。
“砰!”
周赫煊进了第一个球,把得分目标定在粉色球上。
康有为杵着杆子站旁边说道:“你的文章很精彩,特别是论英国那几篇。”
“游戏之所而已,贻笑大方。”周赫煊打入粉色球,继续得分中。
康有为不理周赫煊的谦虚,问道:“你对中国的局势怎么看?”
周赫煊说:“一团乱麻,就等着一双巧手去理清。”
康有为又问:“看你在文章里对英国颇多赞誉,是同意君主立宪制的?”
周赫煊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扭头看看旁边的溥仪和段宏业,笑道:“你们这么结交段公子,不会是想拉拢段祺瑞吧?”
康有为眉毛一挑,盯着周赫煊说:“你果然心思缜密,是个玲珑剔透的后生。”
周赫煊一球打歪,他停下来提着球杆说:“让我来猜猜。如今直奉不和,你们拉动段祺瑞,不会是想怂恿段祺瑞打前锋,你们在背后捡便宜,然后联手复辟实现君主立宪吧?”
“哦,”康有为颇有些心惊,因为他的想法完全被看穿了,当即问道,“你认为有几成的希望?”
“半cd没有。”周赫煊笑道。
康有为也不生气,反问:“为什么这样说?”
周赫煊如今每天都要看报纸,他分析局势说:“如今京城的局势是张作霖和吴佩孚两虎相争,不管是总理、总统,还是复辟当皇帝,都是他们妥协下的产物。你说对不对?”
“对。”康有为点头道。
“他们之间的矛盾,让你和溥仪看到了复辟的可能。因为吴佩孚实力更弱,所以你想联合吴佩孚,再拉上一个段祺瑞来跟张作霖维持平衡,最后从中取利,对也不对?”周赫煊又问。
“对。”康有为继续点头。
“你别把目光盯在北方那一亩三分地上啊!得看天下大势。”周赫煊有点鄙视地说。
康有为猛然警醒,问道:“你是说南方的革命军?”
周赫煊分析说:“如今吴佩孚跟革命军在湖南打烂仗呢,情势岌岌可危,这种时候他必须得稳住后方,选择在总统和内阁问题上向张作霖妥协。”
“你认为南方政府会胜出?”康有为明显更看好北洋势力,笑道,“他们可打不过吴佩孚,顶多又是个南北僵持的局面。到时候各方互相忌惮,北洋不再一家独大,正是皇帝复辟实现君主立宪制的大好时机。”
周赫煊断言道:“明面上吴佩孚的军力更强,但他必输无疑。”
“你呀,还是太年轻了,”康有为好笑道,“北洋军阀都是尸山血海杀出来的,吴佩孚坐拥数省之地,麾下几十万大军,区区南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