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章泰山对
p;而此人生性跳脱,原不能成大器,能走到今日,全凭天生了一副好脑壳。

  见机不对即刻掉头,遇难而走不是君资本性,他往往又能另辟蹊径,短短十余年间,云氏已成参天大树,大地之下的根苗盘根错节,想要撼动难矣。”

  刘彻笑道:“砍倒大树容易,挖掘根苗艰难,云氏子弟如今遍布天下,且一个个出类拔萃,砍倒云琅这棵大树,不出五年,又会有长出更多的大树。

  所以说,云氏还只是一棵大树而已,西北理工才是大树的根苗。

  董公,西北理工之说于发家致富一道上见效极快,于政务处理之道也颇有见地。

  用之于虚则能名扬天下,用之于实则能光耀千秋。

  朕知晓西北理工之道在对世人诱之以利,是在催发人之贪欲,驱动欲望不断求利,算不得一个安定天下的好法门。

  可是呢,朕面对西北理工带来的利益,也不能漠然视之,遑论天下臣民了。

  云氏之说,利在一时,害在千秋,此时有多大的利,将来就会有多大的害处。”

  董仲舒拱手道:“利在千秋,利在千秋,陛下既然已经开始言利,就逃离不了利的陷阱。

  昔日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矣,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刘彻闻言大笑道:“先生看如今天下可有能取我刘氏而代之的人家吗?”

  董仲舒拱手都:“老臣看不见。”

  刘彻有些的神情有些萧索,慢慢的站起身道:“朕也看不见,不仅仅是朕看不见,历代君王也看不见。

  这如同人站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暗房中,想要寻找隐藏起来的贼人一般,艰难啊。”

  董仲舒道:“唯仁义而已,唯打开上进之门而已……唉……”

  刘彻淡漠的道:“朕的马夫成了司马大将军,朕的仆童成了骠骑大将军,朕昔日看中的一个小子,如今也成了卫将军。

  朕生在皇家,能接触到多少人呢,无非是勋贵子侄,以及一些仆役罢了。

  能遇见的人朕都会积极使用,这些人实际上也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董公,这天下贤才果然如此多吗?以至于朕稍微使用一人,此人就能成就大业。”

  董仲舒指着行宫外的天空道:“这是上天赐予的结果,天下人中蠢材占十之八九,中等人才占十之一二,微末之处才是陛下简拔于微末的这些人。

  不得不说,陛下乃是天命之子,行走坐卧自有风雷景从,龙虎襄助。

  如今陛下身居神灵之乡,当敬仰神灵,供奉神灵,国之大事,在戎在祀,两者做好了,刘氏天下当长久绵长。”

  刘彻点点头,算是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