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邮、设报诱人心
>   从二月开始,一直到四月,从五寨堡到宁武关的水泥道路己经修整完毕,余者道路,也修建得差不多了。

  修这些路时,黄来福等人投入了大批的钱粮,而且一路修去,沿途许多村民都被雇用,在家门口赚到了养家糊口的工钱,一片的欢喜。

  水泥道路的修成,大大方便了军民商贾的流通行走,也方便了军驿的快速传递。以前从宁武关到五寨堡,由于山路众多,道路难行,村民商人们至少需要走两天的时间,眼下一天之内,就可以从五寨堡到宁武关了。

  这条路也算是官路兼驿路,以往驿路都是由沿途的军堡州县养护,不过对于这条道路,黄来福与杨巡抚等人商议的结果是由五寨堡建设局管理。

  养护道路每年需要大把的钱粮,特别是水泥路面容易膨胀裂缝,不均匀沉降等,几年就得翻修,养护工作量相当大,而且路工每年的钱粮支出也不是笔小数目,因此黄来福己经决定在五月初一日时,在五寨堡与宁武关的两头设收费局,进行通行费及

  的收用,时间为十五年。

  当然了,商业的繁华,加上道路开始好走,还促使五寨堡与宁武关及各地出现了一种民用的邮驿事务:“民信局”。

  在大明各地如网般的驿路中,沿途设有水马驿、递运所,还有急递铺等。大明一般60或80里置一驿,重事给驿。急递铺则是十里设一铺,职专公文递送。递运所则是专门运送军需物资。当然了,以上都是进行官方的邮驿事务,民用的较少。

  不过在明永乐年间时,四川出现了一种民间自发经营的通信组织,就是“民信局”,这是一种私人经营的商业民用邮驿组织,在几地之中,代人寄递信件和包裹,收取一定的寄费,代人汇兑银钱,收取一定的汇费等。百年下来,大明民信局在很多商业繁盛的城市都有设立,宁波、重庆、成都、南京、北京等地,都有专门的私人经营民邮,许多大明的官驿铺兵也有私下为各地的民信局提供服务,收取报酬等。

  四月初,一些商人在五寨堡及宁武关设立民信局,开展民邮事务,黄来福也注意到这个现象。不过此时民间的民信局,与当时西欧各国的民邮一样,很多事务不规范。比如此时民信局规定,邮费由寄信人交付一半,收信人交付一半,这就有许多缺陷。

  黄来福盘算着将来可以发行邮票,介入这一事务。又是个大财源。

  四月十一日,宁武关总兵府邸。

  “啪!”的一声,黄来福一掌拍在桌上,看着手中的邸报,他才知道,什么叫颠倒黑白。那邸报上什么“以势凌辱商民,抽取重税……什么与民争利,诱使各地小人竞请开矿……什么山西镇人怨巳深,诚恐大乱之至……”等等等等,全都是诛心之言,全都是颠倒黑白之论。还好万历帝宠爱自己,不然自己就糟了。

  说起来,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黄来福对治下军民商贾更好的了,但还有许多人不满足。黄来福知道户科给事中程绍,及工科给事中杨应文二人只是小兵兵,他们的背后,多着那些竟得利益集团呢。就算这些人赚了再多的钱,也是不满足,渴望捞取更大的利益,但要让他们负出,尽自己应得的义务,就个个如割取他们的肉一样心痛。

  黄来福知道这些人暂时还与自己利益没有冲突,毕竟自己只是在山西镇混,但他们的目光是敏锐的,可以看到将来可怕的一点,就迫不及待想将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黄来福知道在五寨堡,在宁武关,许多商贾一边跟着自己赚大钱,一边对自己抽取商税说三道四,特别是对自己将要对道路收费不满,好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