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巡抚的心思
�。这里田亩本来就不多。又有一半地是民田。余下是当地军户地田地。不过从明中叶下来。那些军户地田地。就被镇城地各官员军将侵占完毕。其中杨方略本人就占有十万亩之多地田地。当然都是挂在他家人地名下。以往宁武关最大地地主是前任总兵刘明安。不过自刘明安被贬往广东后。他名下地田地。就被杨方略。宁武兵备官。还有当地大大小小地军将瓜分完毕。

  杨方略担心地是,就是黄来福会对宁武关这些田地抱什么看法,他是否会过来抢一口食?虽说他身为巡抚,向来不会畏惧身旁一个什么总兵官。前任总兵刘明安不就是?哪次见了他不是要恭恭敬敬地瞌头?

  只不过杨方略以前的后台是内阁首辅申时行,现在申时行己经倒台,黄来福又深受万历帝地宠爱,如果黄来福真要硬来,倒是一件麻烦的事。怀着会会黄来福地心思,杨方略才从太原府赶回了宁武关,要是放在以前,他是不可能对一个武将如此迁就的。

  在轿中,杨方略一边想着心事,一边往街边看。

  七百户街这条街上,一向热闹,大江南北的货物,都有在这里出售,什么河南的棉花,山东的食盐,江南的茶叶等,都有运来。不过这里越来越多的,是五寨堡的货物,从米面粮油到布匹煤铁,应有尽有。熙熙攘攘的,皆为五寨堡来的商贾。

  “这五寨堡好大的势头!”

  杨方略冷哼了一声,闭目养神起来。

  很快,轿夫熟练地将八抬八簇肩舆明轿停在了巡抚衙门面前,一位亲将早己候在一旁,待轿子停稳,立刻伸手撩开轿门帘儿,大喊一声:“大人出轿了。”

  立时巡抚衙门内出来一大批的奴仆侍从,丫鬟老妈子之类的人,恭敬地将杨方略迎了进去。

  宁武关巡抚衙门于正德年间建立,共有大门三楹,正南面是大门。自大门入为大堂。大堂后为班房内宅。杨方略是个爱好风雅之人,在后院建有书室二间,有空就读读书,写写字画。

  此外后院还有个大花园。亭台楼阁,很有点江南园林的味道。本来后院一般为官员眷属住所,不过杨巡抚的眷属都在太原,所以后院只有他与一些仆从居住。

  此时他穿过过庭,来到后院书室之中,除去了官服,换了一件便袍,舒服地躺在一张靠椅之中。只是手上拿了一本《卓吾论略》却是呆呆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在旁服侍的老家人偷眼看他。心下暗暗诧异,不明白老爷这是怎么了。

  呆了良久,杨方略才似回过神来似的,对老家人道:“田叔,你吩咐下去,请刘堂生大人及张文保大人前来巡抚衙门一议!”

  这刘堂生是宁武关的兵备官。山西镇一共有兵备官三员,一驻偏头关,一驻宁武关。一驻代州。其中以刘堂生与杨方略最为交好。而张文保则是山西镇地户部管粮主事,以前黄来福见过的。本来张文保一直驻扎在代州,不过此次杨方略从太原回来。也把张文保叫来宁武关了。

  老家人应了一声,出去了。

  当刘堂生与张文保来到巡抚衙门时,杨方略己在大堂相迎。张文保还好,刘堂生则是向杨方略行了个大礼,连声道:“怎劳杨公亲自出迎,堂生实是不安!”

  张文保郑重地向杨方略行了一个礼,道:“未知巡抚大人招下官来,所为何事?”

  杨方略笑道:“前日在太原得一乐娘,不得独享。特招二位前来听曲!”

  刘堂生抚手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果是妙啊。”

  张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