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改革匠籍(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这些匠人确实活得很艰难困苦,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奋斗着。
这让张煌言很有感触。
他希望能够替这些匠人们做些什么,让他们的生活能够更好一些。
但是毕竟有大明祖制这座大山压着,张煌言也不好多说什么。
如今陛下亲自下旨,等于是替张煌言把这座大山凿开。
既如此,张煌言还有什么理由不站出来支持天子的决定?
内阁之中有两种声音并不打紧。
因为首辅站在了天子这边。
这种君臣一心的局面让那些反对派心里也有些打鼓,有没有必要为了争一时之快而同时冒犯天威和首辅的威信。
仔细权衡了一番利弊之后,这些人理所当然的打起了退堂鼓。
在张煌言的力主倡议下,最终内阁通过了天子的旨意。
毕竟如果内阁不同意,是可以直接行使封驳的权力的。
经由内阁同意发布的圣旨才是真正有效力的圣旨,否则只能称之为中旨。
而现在就可以直接向天下昭告。
一时间工部慌了。
工部可是直接掌管匠人的部门。
基本上所有官方匠人都要受到他们的管辖。
天子的这一封旨意一下,这下好了,所有的匠人等于脱离了工部的管辖。
虽然陛下还未明说,但很明显陛下是想要新设立一个部门取代工部来统率这些匠人。
一番捣鼓后,别他们竹篮打水一场空。
那可就太尴尬了。
工部尚书被逼的没有办法,只能跳出来向天子上书,请求保持工部对于匠人们的统率权。
毕竟先下手为强,趁着天子还未正式设立新的部门,先抢先一步争取。
这样多少还有几分胜算。
这确实有些出乎朱由榔的预料。
原本以为经由内阁同意站台之后,朝中不会再有反对的声音。
没想到圣旨刚刚颁布,工部方面就跳了出来。
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利益是最大的驱动力。
动了工部的利益,这下工部的老家伙们开始坐不住了。
但是朱由榔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自然不会因为工部尚书的上书就轻易的动摇。
他直接在工部尚书的题本上朱批道:朕另有安排。
短短五个字可谓是明显的涵盖了朱由榔的态度。
他相信工部尚书看到后应该会明悟,再不会出来搅局了。
其他衙门跟这件事情牵扯的较少,利益相关也不多。
所以朱由榔相信,只要工部低头认同之后,很快政策就可以真正的推行。
当初朱由榔推行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进入科举考试范围的时候,反对声音可比现在大的多。
而且那个时候的反对并不仅仅局限于朝堂,乃是整个文人阶层,整个读书人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