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招兵买马


  在搞定数字技术研究员后,刘胜全开始挖声音方面的专家。中科院有专门的声学研究所,主要从事水声学、电声学、建筑声学,以及超声学研究。其中电声学主要研究声电相互转换的原理和技术,以及声信号的接收、存储等,音响就属于电声学。

  在朋友介绍下,刘胜全很快找到了专门从事声学、信号处理的研究员廖先勇,邀请他加入研究所,负责研究所数字音频的研发。在搞定廖先勇后,他们让廖先勇拟定了一份名单,然后和廖先勇一起找这些人一个个地谈。

  经过十多天的奔走,最终许望秋把一份二十多人的名单交到了王岚西手中。

  中科院有将近十万人,家大业大,挖一两个人,肯定不会说什么,但要挖二十多个,别人肯定有意见。就像上一世,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九十多名科研人员集体离职,引起了空前关注,连囯务院就惊动了,派出了调查组。

  出口公司从中科院挖这么多人,肯定得跟中科院领导通气,得到他们的首肯后,这事才有可能成功。中科院院长是正步级,许望秋哪有资格去谈,只能由王岚西出面去谈。

  中科院院长卢嘉西听到出口公司竟然狮子大开口,竟然想从中科院挖走20多个研究人员,非常不满,一开始是拒绝的。不过在王岚西解释出口公司搞数字研究所的目的,并提出由出口公司提供资金,双方共同研究后,卢嘉西最终同意放行。

  在搞定数字技术和声学技术的研究人员后,许望秋、刘胜全很快启程前往河北,到河北半导体研究所挖人。他们到河北半导体研究所倒不是为5.1声道系统挖人,而是为未来作技术储备。

  在了河北半导体研究所,许望秋他们找到了一位叫赵秉志的研究员。许望秋没有客套,开门见山地道:“两年前,你们发表了一篇文章《三相三层多晶硅交叠栅结构ccd固体摄象器件》,根据文章的内容显示你们研制出了16万像素的ccd,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赵秉志皱眉道:“当然是真的。你们有什么事吗?”

  许望秋笑着道:“你好。我是中国电影进出口公司的,我叫许望秋。这位数字影音研究所所长刘胜全,是数字图像技术方面的专家。东瀛已经搞出32万像素的ccd,你们在搞出16万像素的ccd后,有继续研究32万像素的ccd吗?”

  赵秉志苦笑着摇头:“我们倒是想继续研究,可上面认为我们的研究在短期内没有太大的价值,而且国家砍科研经费砍得厉害。我们研究所的钱都用在重点项目上了,我们的ccd项目已经下马,研究小组也已经解散了。”

  许望秋心里微微叹了口气,我就知道会这样。

  最近几年由于科研经费大幅削减,中科院以及其他的科研院所的很多研究工作都难以为继。很多单位为了确定重点项目的研究能够继续,就会砍掉不那么重要的项目。ccd在很多人眼中就属于不那么重要的项目,ccd研究下马一点都不奇怪。

  作为穿越者许望秋清楚ccd的价值,随着ccd技术发展,在十几年后数字相机和数字摄影机会全面取代传统照相机和摄影机,胶片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许望秋问道:“在论文最后你们有一个结论,如果让外围驱动电路集成化,就可以使摄影机进一步小型化,制作出数字化的摄影机和照相机,能具体谈谈你的看法吗?”

  赵秉志解释道:“1978年3月,索尼制造出了被人认为不可能的、在一片电路板上装有11万个元件的集成块。到1981年,他们发布了第一台数字相机,实现了ccd照相机的商品化。只是ccd成品率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