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中小三元
�五人聚在一块儿也能相互帮一下,也免得被挤坏了。

  发案是由吏部书吏在考院门前的白墙上,由末名写到头名的。

  因而不多时便有一名护院气喘吁吁的跑回来了:“陈家姑娘中了末名,九十名。”

  林沁一早便来了齐恒侯府等消息,闻言笑道:“真这么巧?”

  “若黛玉再得个案首,倒是与陈安安相映成趣了!”

  后头回来的四名护院就没有第一人那般好运了。

  末名的名字刚写出来时,等发案的各家下人们尚还来不及反应,他刚一瞧见便飞奔着回来报信了。

  后头四人,或多或少的都挤散了头发挤歪了衣裳,还有人丢了只鞋。

  黛玉果真又是中了案首。

  宝钗退步许多,才得了二十五名。

  迎春六十名,探春六十二名,她俩倒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回回都差不了多少。

  黛玉连中童试三个案首,正是中得了小三元。

  倒是陈安安,三个末名,也跟着出了回风头。

  好事成双,黛玉中小三元后,五月里头林如海升了官。

  林如海是崇和二年回京的,当时便升了正二品工部侍郎,一做便是五年。

  如今已是崇和七年,刚巧从一品吏部中书告老还乡,便出了缺。

  本朝不设宰相丞相,最高的官职便是六部的正一品尚书。

  越是升到了上头,越是升的慢。

  林如海用了五年时间从正二品升到了从一品,已是极快了。

  他原本其实还差了些资历,险些就要失了这个机会。

  但黛玉争气,恰在这当口得了个小三元。

  科举之事原本就是吏部分内的事儿。

  林如海的闺女得中小三元,自然给他添了不少助力。

  小三元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了的!

  县试、府试、院试,主考不可能都是同一人,还有吏部官员轮流担任的副考……

  想要文章合了一个考官的眼缘不难,连着三场的文章都得考官喜爱的,其才干可见一斑!

  而能教出小三元的林如海,入吏部分管科举之事是再适合不过了。

  林沁见林家这般热闹喜庆,忍不住也掺了一脚。

  去岁湘云已轻松过了武举的县试,如今正常住在平国公府准备着府试。

  林沁也松了口,若是湘云长进颇大,便叫她连着院试一块儿考了。

  名将不许见白头,能省一年是一年。

  能有那精神上沙场的年岁有限,等年纪大了到底会力不从心,难保不会战死沙场。

  虽说从军便要有这个觉悟,但林沁到底不是愿意在沙场上拼上一辈子的。

  战死也就罢了,因着年纪大了精神不济而战死,那死的得有多憋屈啊!

  湘云练功勤勉,平日里倒也不忘打发翠缕去给忠靖侯夫人请安。

  翠缕原就是忠靖侯夫人给湘云的,在她跟前也还说得上话。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