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章 小册子和新戏
p; “儒学本就是经世致用之学,只不过世人都忘了。”荀彧说了一句然后又摇了摇头:“不说这些,我很看好新学,也因此才会属意参加这一次的科考。到时候你我同朝为官,还要守望相助才是。”

  这话不像是荀彧能够说出来的,荀璦觉得很有意思,笑着道:“难得你有事求我,我自然会答应的。”

  “你啊你啊。”荀彧笑着摇摇头。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下人走了过来,说是备好了饭菜,让两人过去。

  “我等快过去吧,可不能让老师久等。”荀璦连忙起身。

  荀彧闻言点点头:“自当如此!”

  两人跟着下人一路走到饭厅,饭厅内摆着三个矮几,成品字形,董明安坐在中间那一个矮几后面,等着他们。

  “来了?”董明笑着对他俩举了举酒杯:“快坐下,咱们先喝一杯再说。”

  两人落座,董明看向了荀彧:“文若,倒是好久不见了。”

  荀彧闻言点点头:“荀彧见过伯照先生。”

  “这些虚礼就免了,咱们就是随便聊聊。”董明笑眯眯的说道,对荀彧他还是非常看重的。不管是后世偌大的名头,还是此时世人的评价,都明晃晃的将大佬两个字刻在了荀彧脑门上。【眼力】之下,荀彧差一点就高达一百的内政能力,九十六点的谋略值也让董明啧啧称叹。这绝对是佬中佬啊!

  跟荀彧聊聊天,培养培养感情,说不定以后就能拉到新学阵营中来。这样一来,过个十来年,新学一派就能组成超豪华天团。

  诸葛亮、周瑜、郭嘉、法正、徐庶、荀彧、荀攸等等,这些人加在一起,绝对是超梦幻组合。用一句玄学的话来说,这些人可以说是东汉燃烧了国运应运而生不是天才。全都加入他董明的新学阵营,一来是壮大了新学的力量,二来也能满足董明的收集癖。

  荀彧和荀璦并没有在董明家里待多久,吃完饭之后,又聊了一会儿便告辞离开了。毕竟荀璦还有公务,荀彧也不便久留。

  等两人离开之后,董明给诸葛亮等人上了一会儿课,便回到了书房里。到了书房,将写好的稿子放在了一个木匣子里,用蜡封住,然后招呼了一个下人。

  “把盒子送到科学司,让他们将里面的东西印出来,至少印出来一万份。”董明吩咐道。

  那下人点点头,接了木匣子,转身便离开了。

  木匣子里是董明写的宣传小册子,内容倒不是什么太复杂的大道理,而是则小故事。有新学门人帮助百姓的;有变法给百姓带来福祉的;还有旧儒学黑暗的总之怎么离奇怎么来,怎么让人感兴趣怎么来。

  这东西写起来不复杂,只需要将一些后世听到的故事修修改改就能拿过来用了,都不用考虑什么逻辑问题,只要没有太明显的逻辑硬伤就行。

  除此之外,董明还有另外的准备。这事儿,得落在白玉京的戏班子上。他依着后世智取威虎山的路子,写了一个戏曲本子。在系统的帮助下做了修正,整出戏在董明看来,可以说是兼具艺术价值和娱乐价值。

  这出戏讲的是张角起事期间,一名新学门人为了为了剿灭黄巾贼寇,不惜深入虎穴,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最终使得官军不费吹灰之力赢得胜利的故事。

  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传奇性,保证百姓们看完之后,对这位新学门人心生敬仰之情,同时也会对新学的认同感更加的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