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章 好一个刘辩
的话,慈明先生他们就会无动于衷了吗?”
“这”吕强知道刘辩不是强词夺理。现实情况就是,哪怕刘辩不做这个幕后推手,那些酸儒们也不会看着新学壮大的。
“吕常侍,朕年纪小,没你想的那么透彻。但是有一点,朕很清楚,这也是朕儿时从尚书令那里学来的。”刘辩往后面一靠:“既然是敌人的话,那就不要想着苟合了。敌人也不会给你壮大的机会,只有觉得可以了,那就放手一搏。”
“但是眼下并不是新学放手一搏的时候。”吕强还是坚持己见。
刘辩摆了摆手:“吕常侍,你先不要站在新学的角度考虑,你站在朕的角度再考虑一下,就明白了朕为什么这么做了。”
吕强闻言一愣:“陛下的意思是?”
刘辩站起来,负手而立,笑着道:“其实包括你在内,尚书令大人、老太尉,诸多朝臣,乃至天下百姓,都觉得朕不过是个黄口小儿罢了。朕说的对不对?”
吕强连忙行礼,诚惶诚恐的说道:“陛下,奴婢绝没有这个想法。诸位大人肯定也不会这样认为的。”
“你不用为他们说项。”刘辩摆摆手:“其实一早朕就明白了。不管是老师,还是老太尉他们,需要都是朕坐在龙椅上,盖个章就行了。当然,朕也不反对。毕竟这繁多的政务,真要朕自己处理,朕也没那个能力。”
“陛下过谦了。”吕强倒是觉得,跟桓帝和鼎帝相比,刘辩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你不用说这些漂亮话。”刘辩倒是拎的清楚:“你肯定是觉得,朕比先帝要好多了是吧?这有什么用呢?当儿子的虽然不能说自己父亲什么,但是有些事情,大家心里都清楚。朕也就不多说了。”
吕强点点头,等着刘辩的下文。
“对朕来说,新学也好,儒学也好都一样。”刘辩一脸平静的说道:“大汉朝治国以王霸道杂之。新学、儒学有什么区别吗?”
吕强心里一紧,大概明白过来了:“那陛下是为了?”
“平衡罢了。”刘辩很是直白的说道:“你是三朝元老,对朝廷也是忠心耿耿,朕跟你说这些话,你听了就忘了。”
“尚书令一系看起来人数不多,新学核心更是只有他一人身居高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不管是尚书令,还是朕的那些师兄弟们,都是当下最会做实事的一批人。他们上位是早晚的事情。”说到这里,刘辩换了一副佩服的表情。
“尚书令,朕的老师。绝对可以说是当时最一流的老师了。明德书院的学生,哪一个拎出来都是个中翘楚。在他手里,就没有失手过。若是老师一直当老师,那就更好了。可惜了。”
刘辩摇了摇头:“朕可以接受新学也能接受儒学,大不了新儒并行嘛。但朕不能接受某一个派系无限的壮大下去。尚书令虽然看似远离朝堂,只在尚书台的一亩三分地坐着,但是眼下,在洛阳就算是朕也算在内,谁不仰仗他的鼻息?”
“尚书令大人并没有做什么违规的事情,只是做了分内之事罢了。”吕强这个时候提醒了一句:“而且,他也是为了朝廷好,为了这个天下好。”
“你说的,朕都明白。”刘辩一转身,直视吕强:“可是,你不觉得尚书令,朕的老师,他太完美无缺了吗?”
“完美无缺?”吕强听到这四个字之后心里一咯噔。上一个被这么评价的人,叫王莽。
“陛下�
“这”吕强知道刘辩不是强词夺理。现实情况就是,哪怕刘辩不做这个幕后推手,那些酸儒们也不会看着新学壮大的。
“吕常侍,朕年纪小,没你想的那么透彻。但是有一点,朕很清楚,这也是朕儿时从尚书令那里学来的。”刘辩往后面一靠:“既然是敌人的话,那就不要想着苟合了。敌人也不会给你壮大的机会,只有觉得可以了,那就放手一搏。”
“但是眼下并不是新学放手一搏的时候。”吕强还是坚持己见。
刘辩摆了摆手:“吕常侍,你先不要站在新学的角度考虑,你站在朕的角度再考虑一下,就明白了朕为什么这么做了。”
吕强闻言一愣:“陛下的意思是?”
刘辩站起来,负手而立,笑着道:“其实包括你在内,尚书令大人、老太尉,诸多朝臣,乃至天下百姓,都觉得朕不过是个黄口小儿罢了。朕说的对不对?”
吕强连忙行礼,诚惶诚恐的说道:“陛下,奴婢绝没有这个想法。诸位大人肯定也不会这样认为的。”
“你不用为他们说项。”刘辩摆摆手:“其实一早朕就明白了。不管是老师,还是老太尉他们,需要都是朕坐在龙椅上,盖个章就行了。当然,朕也不反对。毕竟这繁多的政务,真要朕自己处理,朕也没那个能力。”
“陛下过谦了。”吕强倒是觉得,跟桓帝和鼎帝相比,刘辩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你不用说这些漂亮话。”刘辩倒是拎的清楚:“你肯定是觉得,朕比先帝要好多了是吧?这有什么用呢?当儿子的虽然不能说自己父亲什么,但是有些事情,大家心里都清楚。朕也就不多说了。”
吕强点点头,等着刘辩的下文。
“对朕来说,新学也好,儒学也好都一样。”刘辩一脸平静的说道:“大汉朝治国以王霸道杂之。新学、儒学有什么区别吗?”
吕强心里一紧,大概明白过来了:“那陛下是为了?”
“平衡罢了。”刘辩很是直白的说道:“你是三朝元老,对朝廷也是忠心耿耿,朕跟你说这些话,你听了就忘了。”
“尚书令一系看起来人数不多,新学核心更是只有他一人身居高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不管是尚书令,还是朕的那些师兄弟们,都是当下最会做实事的一批人。他们上位是早晚的事情。”说到这里,刘辩换了一副佩服的表情。
“尚书令,朕的老师。绝对可以说是当时最一流的老师了。明德书院的学生,哪一个拎出来都是个中翘楚。在他手里,就没有失手过。若是老师一直当老师,那就更好了。可惜了。”
刘辩摇了摇头:“朕可以接受新学也能接受儒学,大不了新儒并行嘛。但朕不能接受某一个派系无限的壮大下去。尚书令虽然看似远离朝堂,只在尚书台的一亩三分地坐着,但是眼下,在洛阳就算是朕也算在内,谁不仰仗他的鼻息?”
“尚书令大人并没有做什么违规的事情,只是做了分内之事罢了。”吕强这个时候提醒了一句:“而且,他也是为了朝廷好,为了这个天下好。”
“你说的,朕都明白。”刘辩一转身,直视吕强:“可是,你不觉得尚书令,朕的老师,他太完美无缺了吗?”
“完美无缺?”吕强听到这四个字之后心里一咯噔。上一个被这么评价的人,叫王莽。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