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联手
/>
  宋慎不过说了几句,那边徐先生就宣布了拍卖继续,宋慎只好住了嘴。古韵早已回去,不过宋慎看她觉得越发的可疑起来。毕竟同在古玩街开店,生意之间相互竞争,也不知道对方今天的表现是什么意思。

  下一件藏品很快就被送了上来,这是一幅画。徐先生展开卷轴,众人看到之后,不禁大吃一惊。

  有脾气暴躁的直接站起身来,“徐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搞这些做什么?”

  徐先生看到他的表现并不生气,压了压手,笑道:“这是一幅文衡山的《真赏斋图》,大家出价吧!”徐先生这话说得有些奇怪,这次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先让众人鉴定,也没有说出起拍价,反倒是直接就让众人自由拍卖。

  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文衡山就是明代吴中四才子文征明,是与唐伯虎齐名的人物。文征明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

  《真赏斋图》是文征明的代表作品,不用看画中内容,不用鉴定,大家就都知道这是仿品无疑,这样的画作是不可能出现在这样的市场上的。至于徐先生不说起拍价,这是这边的惯例而已,既然低价买了人家的真品,也要帮人家处理一些仿品,只是价格不会太高罢了。

  先前说话的那人应是第一次来,不懂得徐先生的规矩,话一说出口,就被身后的一人拉了回去,解释了一通,这才消停了去,宋慎也是问了冯耀庭才知道了这些。

  画作右画了太湖石一组,展现出一个幽静秀美的天地,古松、高梧中修竹丛生,掩映着一幢草堂书屋。室中主宾隔案对坐,似展卷交谈,传神的几笔把人物写得生动而准确,使整个画面完整精美。

  宋慎注意到这幅画是晚清所做,价值不大,所以不欲拿下。倒是一个外地客商,不耐烦等待,张口喊了一千块拿去了画作。

  接下来,又拍卖了蜜蜡手串、清末民初的寿山石印章、清代嘉庆粉彩开光花卉人物纹香薰等几样物件,众人也是各有所得。

  又一件古玩被拿了上来,徐先生介绍道:“紫檀雕松荫雅集纹臂搁,臂搁正面高阁远帆,景色空明澹远;背面内凹,以‘南翔’为题材,雕‘松荫雅集图’。图中峭壁高耸,奇松苍劲,上方松荫石壁间,六位老人或环立观画,或对坐吟诗,或手舞足蹈,开怀大笑,二童子侍立烹茶。下方有一拱桥,苍松下两老者骑马来访,二童持卷携琴相随,刻画极细,气韵十足。”

  臂搁的出现与古人的书写用具和书写方式有密切关系。过去,人们用的是毛笔,书写格式自右向左,稍不留意衣袖就会沾到字迹。于是,聪明的明代文人们发明了臂搁。据闻,古代大考———科举考试时,为防舞弊,都是由相关人员誊写考生试卷,十几份试卷抄写下来手臂累得不行,而有了臂搁的帮助就轻松多了。因此,臂搁也称腕枕。

  另外,文人墨客们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挥毫泼墨时,将臂搁枕于臂下,一来可防止臂上汗水洇纸,二来由于竹子性凉,有祛暑功效,可得一时清爽,因而也有人管竹臂搁叫“竹夫人”。当然,长短与镇纸相近的臂搁,也可充当镇纸,压在上面,防止纸轻易被风掀起。

  臂搁是文房用具,但又不是文房所必备,而是一种奢侈品,只有那些有情趣的、有经济能力的人才会使用、收藏它,臂搁在文房用品中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

  这件臂搁选材贵重,雕刻技艺尤佳,宋慎看到这臂搁雕刻精细,人物传神,画面栩栩如生,立马就来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