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北国挽歌(十)
��祖皇帝之隆昌高祖之十六代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
然而不知为何,念到这里裕王的声音戛然而止,惊喜交加的表情仿佛瞬间石化一般僵在脸上,两只瞪大的双目圆圆地睁着,瞳孔却是猛地一缩,整个人完全愣在了原地。
宏威皇帝、宝亲王、汪顺都直愣愣地盯着裕王,唯有一旁的曹公公面露一丝不忍之色,缓缓地低下了头。
“念啊,为何不念了?”
宏威皇帝那寡淡而威严的声音再度传来,好似一声警钟突然敲在裕王耳边。
裕王浑身一震,仿佛傀儡一般,机械地继续念道:“肃亲王皇六子赵荣,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
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海内,咸使……闻知!”
诏书念完,汪顺脸色豁然一变,怪不得裕王方才如此怪异,原来是这份圣旨根本不是传位给裕王的,竟是传位给肃王的。
汪顺震惊地望向宏威皇帝,显然宏威皇帝、宝亲王、曹公公以及方才执笔的小宦官正予都已经知道了此事,根本没有半点惊讶。
宝亲王面色淡淡,没有任何动作,曹公公和正予都低着头,看不清表情,唯有宏威皇帝躺在床上,冰冷的目光盯在裕王身上动也不动。
汪顺心中一颤,暗道这圣旨会不会是宏威皇帝设下的一次考验?
可是服侍了宏威皇帝二十年的汪顺太了解宏威皇帝,他是绝不会将这种事当成考验裕王的筹码。
如此说来,宏威皇帝心中真正属意的新君并非裕王,而是肃王!
汪顺心里不禁为裕王深深地悲哀。
这就好像全天下都知道裕王将会高升,他也乐呵呵地准备接任,可是到头来上峰却告诉你,要提拔的是你的副手,一个原本地位资历都不如你的人。
且不论这样一来,裕王将瞬间变成天下人的笑柄,光是之前的种种布置和努力,以及承受的诸多压力和委屈,都瞬间变成为他人做嫁衣的蠢事。
仅此一事便能活活把人逼疯。
汪顺不禁在心里为裕王感到浓浓的悲哀,因为雷霆雨露具是君恩,换做其他人,裕王或许还能跳脚翻脸,可若是换成宏威皇帝,他不仅只能生生咽下委屈,甚至还要磕头谢恩。
宏威皇帝的算计实在太精,或许他早已经相中了肃王,却一直让太子与辽王相互争斗,为的就是吸引所有的明枪暗箭。
等到太子失势之后,他又将裕王搬了出来,继续扮演太子曾经扮演的角色,继续将肃王藏在风雨之外,让他看似波澜不惊地一步步从基层做起,在战场上得到洗礼和蜕变。
不得不说,宏威皇帝是成功的,如今的肃王以王者之姿从东北疆场归来,带着战胜武陵王大军的光环,以及数年来在军中积攒的人脉与威信。
相比一直在中枢内斗的太子、辽王和裕王,肃王无论是从意志力、战斗力还是声望都要比其他竞争者高出一大截。
最关键的是,由于宏威皇帝的成功运作,太子、辽王和裕王成功占领了所有人的视野,让肃王即便已经羽翼丰满,却仍旧不会引起世人的主意。
直到这份诏书一出,新君的名分定下,天下人才会发现原来肃王竟然是比太子、辽王和裕王都更正确的选择!
如此�
然而不知为何,念到这里裕王的声音戛然而止,惊喜交加的表情仿佛瞬间石化一般僵在脸上,两只瞪大的双目圆圆地睁着,瞳孔却是猛地一缩,整个人完全愣在了原地。
宏威皇帝、宝亲王、汪顺都直愣愣地盯着裕王,唯有一旁的曹公公面露一丝不忍之色,缓缓地低下了头。
“念啊,为何不念了?”
宏威皇帝那寡淡而威严的声音再度传来,好似一声警钟突然敲在裕王耳边。
裕王浑身一震,仿佛傀儡一般,机械地继续念道:“肃亲王皇六子赵荣,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
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海内,咸使……闻知!”
诏书念完,汪顺脸色豁然一变,怪不得裕王方才如此怪异,原来是这份圣旨根本不是传位给裕王的,竟是传位给肃王的。
汪顺震惊地望向宏威皇帝,显然宏威皇帝、宝亲王、曹公公以及方才执笔的小宦官正予都已经知道了此事,根本没有半点惊讶。
宝亲王面色淡淡,没有任何动作,曹公公和正予都低着头,看不清表情,唯有宏威皇帝躺在床上,冰冷的目光盯在裕王身上动也不动。
汪顺心中一颤,暗道这圣旨会不会是宏威皇帝设下的一次考验?
可是服侍了宏威皇帝二十年的汪顺太了解宏威皇帝,他是绝不会将这种事当成考验裕王的筹码。
如此说来,宏威皇帝心中真正属意的新君并非裕王,而是肃王!
汪顺心里不禁为裕王深深地悲哀。
这就好像全天下都知道裕王将会高升,他也乐呵呵地准备接任,可是到头来上峰却告诉你,要提拔的是你的副手,一个原本地位资历都不如你的人。
且不论这样一来,裕王将瞬间变成天下人的笑柄,光是之前的种种布置和努力,以及承受的诸多压力和委屈,都瞬间变成为他人做嫁衣的蠢事。
仅此一事便能活活把人逼疯。
汪顺不禁在心里为裕王感到浓浓的悲哀,因为雷霆雨露具是君恩,换做其他人,裕王或许还能跳脚翻脸,可若是换成宏威皇帝,他不仅只能生生咽下委屈,甚至还要磕头谢恩。
宏威皇帝的算计实在太精,或许他早已经相中了肃王,却一直让太子与辽王相互争斗,为的就是吸引所有的明枪暗箭。
等到太子失势之后,他又将裕王搬了出来,继续扮演太子曾经扮演的角色,继续将肃王藏在风雨之外,让他看似波澜不惊地一步步从基层做起,在战场上得到洗礼和蜕变。
不得不说,宏威皇帝是成功的,如今的肃王以王者之姿从东北疆场归来,带着战胜武陵王大军的光环,以及数年来在军中积攒的人脉与威信。
相比一直在中枢内斗的太子、辽王和裕王,肃王无论是从意志力、战斗力还是声望都要比其他竞争者高出一大截。
最关键的是,由于宏威皇帝的成功运作,太子、辽王和裕王成功占领了所有人的视野,让肃王即便已经羽翼丰满,却仍旧不会引起世人的主意。
直到这份诏书一出,新君的名分定下,天下人才会发现原来肃王竟然是比太子、辽王和裕王都更正确的选择!
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