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儒道之争
��少比无为而治的道家好上许多。

  四人立场一致,情绪统一,见代表儒家的东篱先生一方竟然身处下风,顿时有些不安。

  黄正元紧紧盯着场上辩论的二人,半晌突然皱着眉头说道:“场上辩论的那人名叫田聪,长庆子最得意的门生,没想到他们一上来就派出这等人物,看来是想先声夺人了!”

  果不其然,黄正元话音一落,场上辩论的那位大儒已经被田聪驳得哑口无言,掩面而去。

  没想到这位年过五旬的田聪竟然一口气连下四城,气势如虹,观礼之人一片大哗。

  道家形势一片大好,十五位弟子喜形于色,而儒家处境愈加危急,十五位弟子则是面色铁青。

  经过短暂的商量,儒家十五席之中走出一个年逾六旬,眉眼方正的老头。

  一见此人,肃王顿时大喜:“张师傅出场了,这次定能挽回一局!”

  这老头名叫张宗年,乃是东篱先生的亲传弟子,官居殿阁大学士,是诸位皇子的老师之一,自然也就是裕王和肃王的老师。

  在肃王看来,这位严师胸中自有韬略,岂是一个山野之人能够相比?自然是信心百倍。

  然而徐锐却并不这么看,辩论场上很多时候考验的不是学识而是机辩,若没有敏捷的思维,即使学问再高也发挥不出来。

  而皇家选师,自然会找那些大气稳重之人,这种人本身性格沉稳,又浸淫官场多年,习惯了谋定而动的思维模式,少了几分锐气和锋芒。

  更别说他们早已年过半百,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大脑已经处于衰退的低谷,不得老年痴呆已经谢天谢地,又能有多敏捷?

  反观那个什么田聪,虽也是个老头,却比张宗年年轻十岁,再加上他一看就是专业选手,各种老辣的套路烂熟于胸,时不时就会挖个坑,着实不好对付。

  正想着,徐锐突然瞟见黄正元也是眉头紧锁,全然不似二位王爷信心百倍,便意识到他也不看好这场辩论的结果。

  辩论的走势与徐锐分析得大同小异,刚一上场,两人打过招呼,田聪立刻变了脸色,指着张宗年厉声喝道:“汝身居高位,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这话的意思是说张宗年身居高位,能付出很小的代价造福世人,却抠门得不肯牺牲。

  被人指着鼻子大骂,张宗年自然心中有气,但脸上却没有丝毫异色,而是沉下心来,思考着如何应对。

  可还不等他说话,田聪又道:“汝为我,是无君也。汝师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田聪骂张宗年自私,目无君上,骂东篱先生兼爱,眼中没有父辈,二人是无君无父的禽兽。

  兼爱、非攻本是墨家学说,但朱震在整合儒家思想的时候借鉴了大量其他经典,将兼爱思想融入儒家学说重新解释,这才会有此一说。

  但田聪的话其实是赤裸裸的人身攻击,徐锐没想到辩论场上还能直接问候别人祖宗,顿时大开眼界。

  张宗年养气的功夫还算到家,被田聪破口大骂,却丝毫不乱,挑开话题。

  “儒家尚礼法,重仁义,乃是经世之学,不似你道家玄之又玄,徒增谈资耳。”

  田聪道:“愿闻其要。”

  张宗年道:“要在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