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朝会
�自退兵,令收复泾阳的计划彻底搁浅。

  之后五部尚书、左右都御史都会出班附议,打压有敢反驳的武将,再之后便是阁老们接连出马施压,引导舆论,最后内阁首辅黄庭之总结陈词,一锤定音。

  仿佛一切都已经注定,久经“战阵”的杜若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他怀里揣着弹劾的奏折,死死盯住龙椅旁的小黄门,只要他念完“有事起奏”的开场白,便轮到自己表演。

  可左等右等,那小黄门竟然依旧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迟迟没有念白。

  在场的大佬们都是官场中打熬多年的人精,小黄门的异常立刻引起了异样的气氛。

  杜若心里咯噔一下,莫名地有些不安,偷偷朝前面的恩师黄庭之看了一眼,只见恩师自岿然不动,稳如泰山,杜若心里稍安。

  就在这时,宏威皇帝突然冲那小黄门点了点头,小黄门连忙躬身,深吸了一口气,准备说话。

  多虑了,该来的还是要来!

  杜若松了口气,把提着的心重新放回了肚子里,默默调整着自己的状态,准备把头炮打响。

  “圣上口谕,泾阳一战北武卫虽身陷重围,却仍旧力战不止,历时一月有余,转战南朝一千余里,以数万残兵大破武陵黑旗、犀角两支亲军,其勇可嘉,其谋可叹,当为全军楷模。

  着兵部草拟有功将领名单,报内阁裁定,依律恩赏,以彰其功,北武卫副帅刘异、指挥佥事肖进武南书房见驾,钦此!”

  一语言毕,大殿上顿时一片哗然。

  杜若大张着嘴,呆若木鸡。

  不对,事情不该是这样!

  事前文官集团有过商议,众人一致认为圣上为平息泾阳惨败的影响,必然不会对北武卫松口,最多也就是个功过相抵的结果,怎么今天一上来就给北武卫定了全军楷模的调子?

  不对,事情有蹊跷!

  杜若回过神来,心念急转。

  既然圣上已经下了圣旨,再反对便是公然抗旨,北武卫是碰不得了,但泾阳惨败必须有人负责,事情还是可以争取的。

  突然被宏威皇帝打乱了计划,一众文官顿时有些手足无措,但机会稍纵即逝,由不得半点犹豫,是以杜若虽心中不安,却还是硬着头皮出班启奏。

  “启奏圣上,臣弹劾兵部、五军都督府一百三十七位官员玩忽职守,尸位素餐,以至泾阳大败,京师十二卫,三十万精锐损失殆尽!”

  杜若双手举着弹劾奏折跪伏在地,浑厚的声音响彻大殿,一字一句清晰入耳,振聋发聩。

  刘异和肖进武闻言都是心中一紧,文官们终于还是发难了,北武卫最后会不会被拖下水还很难说。

  刹那间,乱哄哄的大殿迅速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高坐龙椅之上的宏威皇帝。

  宏威皇帝身子微微前倾,龙冠上的珠帘顿时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杜卿平身,今日不是早朝,只谈北武卫,不谈其他,奏折递到内阁去吧。”

  宏威皇帝淡淡地说,似乎完全没把他的弹劾当一回事。

  什么?!

  这次不仅是杜若,除了几个阁老之外,一众文官全都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