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汴京.杭州4
蔡京得到鼓舞,精神更振,继续朗声说道:“而要恢复生产,如今却先有两难,一是钱粮不足,二是境内无粮。下官见识不及大人万分之一,自然知道这种解决之法,大人必然早就胸有成足。不过下官回去后,仔细思索,却也有一得之愚,特不揣冒昧,来向大人请教,不知是否可行……”
石越此时已略之蔡京实非无能之辈,因此也知道他既然敢来陈说,必是有良策,否则是自暴其丑,他必然不肯为的。所谓向自己请教云云,却是不敢居功之意。他正为此事而苦恼,不料立即有人来献策,不免喜出望外,因说道:“元长有何良策,但请说来。若是有用,便是大功一件。”
“下官以为,杭州境内,并非无粮;而是士绅有粮不肯出卖产,而要坐沽高价。如若是要买粮,若出境买粮,一来财力不支,二来恐有无知之辈议论,无知者只说大人治理地方无方,尚不足论,就怕有居心不良之人,说杭州本是产粮之区,而大人往外路买粮,广蓄粮草,是有非常之心,虽然圣上圣明,却也不可不防。”
他这番话说得众人悚然动容,石越几人,却也没有想到还有这种可能。
“那么依蔡大人之见,是不能出境买粮了?”*忍不住问道。
蔡京微微一笑,说道:“不是不能,是不能买得太多,而且事先须向皇上奏明。”
*疑道:“若是不多,又济得什么事?”
“下官有一策,不仅府库缺钱粮之事可以高枕无忧,连出境买粮一事,也可省了。”
“哦?愿闻其详。”石越对蔡京的观感不禁又有改观,自己和司马梦求、*研究了几天没有结果,连唐甘南这样的老狐狸也束手无措,他竟然可以轻易解决?
蔡京站起身来,走到唐甘南面前,笑着问道:“请问唐员外,两浙路的商家认为利润最大的行业,是什么?”
唐甘南略略想了一会,说道:“这却不少。出海贸易、织棉布、丝绸、瓷器、香料是比较大的吧。”他却至少漏说了一样,正在建设的钟表行,无疑也是利润很大的行业。
“哦?没有了吗?”
“恕我孤陋少闻了。”
“茶、盐,这两样在唐员外眼里,竟然不算是利润最大的行业吗?”蔡京不禁有点奇怪。
唐甘南笑道:“怎么可能?不过茶、盐一向是官府专卖……”他说到这里,不由一顿,已经是知道蔡京想要做什么了。便是石越、司马梦求、*心中也差不多明白了。
“不错,茶、盐一向是官府专卖,而行商购买茶、盐一向受到严格的控制,若是大人下令,三个月之内,出售今后三年茶、盐之全部配额,若想购买者,只能用粮食平价来抵换,单是昌化县紫溪盐场一处,所得粮食,便已相当可观。如此外地行商,自然会乖乖押着粮食入杭换得茶引、盐引,而杭州之士绅,商人,哪里又肯让这个机会被外地人独占?”
唐甘南笑道:“若真是如此,只怕我也想来分一杯羹。”就算他这种豪富巨商,对于茶盐的利润也会垂涎。
“不仅可以如此,大人甚至可以下令,允许百姓用粮食购买三年煮盐权,只需限制盐产量,这样一来,下官敢保证杭州境内,没有一个士绅能不动心。而三年之后,开发好的盐场又可收归官府,此官民两便之事。”
石越此时已是频频额首,心知若行此策,区区赈灾恢复生产的钱粮,决然不在话下。连唐甘南也兴高采烈,如果石越采纳此策,他们唐家就不会稀罕那盐引茶引之配额了,非得竞标�
石越此时已略之蔡京实非无能之辈,因此也知道他既然敢来陈说,必是有良策,否则是自暴其丑,他必然不肯为的。所谓向自己请教云云,却是不敢居功之意。他正为此事而苦恼,不料立即有人来献策,不免喜出望外,因说道:“元长有何良策,但请说来。若是有用,便是大功一件。”
“下官以为,杭州境内,并非无粮;而是士绅有粮不肯出卖产,而要坐沽高价。如若是要买粮,若出境买粮,一来财力不支,二来恐有无知之辈议论,无知者只说大人治理地方无方,尚不足论,就怕有居心不良之人,说杭州本是产粮之区,而大人往外路买粮,广蓄粮草,是有非常之心,虽然圣上圣明,却也不可不防。”
他这番话说得众人悚然动容,石越几人,却也没有想到还有这种可能。
“那么依蔡大人之见,是不能出境买粮了?”*忍不住问道。
蔡京微微一笑,说道:“不是不能,是不能买得太多,而且事先须向皇上奏明。”
*疑道:“若是不多,又济得什么事?”
“下官有一策,不仅府库缺钱粮之事可以高枕无忧,连出境买粮一事,也可省了。”
“哦?愿闻其详。”石越对蔡京的观感不禁又有改观,自己和司马梦求、*研究了几天没有结果,连唐甘南这样的老狐狸也束手无措,他竟然可以轻易解决?
蔡京站起身来,走到唐甘南面前,笑着问道:“请问唐员外,两浙路的商家认为利润最大的行业,是什么?”
唐甘南略略想了一会,说道:“这却不少。出海贸易、织棉布、丝绸、瓷器、香料是比较大的吧。”他却至少漏说了一样,正在建设的钟表行,无疑也是利润很大的行业。
“哦?没有了吗?”
“恕我孤陋少闻了。”
“茶、盐,这两样在唐员外眼里,竟然不算是利润最大的行业吗?”蔡京不禁有点奇怪。
唐甘南笑道:“怎么可能?不过茶、盐一向是官府专卖……”他说到这里,不由一顿,已经是知道蔡京想要做什么了。便是石越、司马梦求、*心中也差不多明白了。
“不错,茶、盐一向是官府专卖,而行商购买茶、盐一向受到严格的控制,若是大人下令,三个月之内,出售今后三年茶、盐之全部配额,若想购买者,只能用粮食平价来抵换,单是昌化县紫溪盐场一处,所得粮食,便已相当可观。如此外地行商,自然会乖乖押着粮食入杭换得茶引、盐引,而杭州之士绅,商人,哪里又肯让这个机会被外地人独占?”
唐甘南笑道:“若真是如此,只怕我也想来分一杯羹。”就算他这种豪富巨商,对于茶盐的利润也会垂涎。
“不仅可以如此,大人甚至可以下令,允许百姓用粮食购买三年煮盐权,只需限制盐产量,这样一来,下官敢保证杭州境内,没有一个士绅能不动心。而三年之后,开发好的盐场又可收归官府,此官民两便之事。”
石越此时已是频频额首,心知若行此策,区区赈灾恢复生产的钱粮,决然不在话下。连唐甘南也兴高采烈,如果石越采纳此策,他们唐家就不会稀罕那盐引茶引之配额了,非得竞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