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进城
br />
这话一出口,表明想探问探问陈老太太的底线,陈老太太却只当耳聋了不接话茬,继续躺在炕上哼哼唧唧。
陈雪妙翘着脚坐在陈老太太身边,她裹脚布还未拆开,一双脚已经变的尖翘了。雪姚这次给她带来了一只装饰精美的首饰盒,里头摆放着几支镶嵌着猫儿眼的发簪,举动间光彩流转,匣子一拉开来,宝光盈盈,南珠宝石的压发,金镯钏银顶簪,一样都不少。雪妙正是调妆爱粉的年纪,要是搁在以前,早都对这一匣子宝贝爱不释手了,可如今只无精打采的坐着,心里头想念货郎担子系着那方粉色帕子上头的红艳艳桃花。
她今儿细细打扮了,擦上雪姚送来的香粉胭脂,眉毛描的细细,扫入鬓间,梳了时兴的压鬓头,上头插了一支猫儿眼簪子,流光溢彩映衬的整个人愈发娇艳了。本来想这一身的打扮让货郎瞧瞧,可偏偏今儿在门口看了几次,那货郎却没有来。
陈老太太眯着一双眼睛盯着雪妙额间的发簪瞧,知道是雪姚送来的,刚想品评一番,被雪妙抢先开口:“奶,我也不去城里,我在家里陪着奶。”雪妙自打知道要去城里生活,满心里一万个不愿意,此时她一心只有万货郎一个人,哪里还容得下其他。
雪妙的话一出口,赵氏的脸都白了。她只当是雪妙的无心话语,可落在婆婆耳朵里就不一样了,婆婆万一要真扣下雪妙,自个一人去城里还有什么意思。
陈老太太长叹一口气,挨到大迎枕上,一只手摩搓着雪妙的手,一只手去捡桌上的蜜枣儿吃,赵氏赶紧拿起一枚挖去里头的核递了过去。陈老太太不去接,重新在盘子里扒拉了一颗,上下牙齿一碰,开口诉苦起来:“……一个一个的巴不得离了我,只有雪妙最贴心,行,走,你们都走吧,留下咱们娘儿俩过日子。”
赵氏听了心头一跳一跳的。这明摆着是说她的。雪姚派来的丫鬟,此时掀开门帘走了进来,怀里抱着一支开的密密的桃花,杏眼桃腮的笑道:“老太太,姨娘说了,新买的房子样样都不去齐全,去了怕委屈了您。所以先让太太先去收拾一番。带寻个好日子,亲自把您接过去。”
这丫鬟在陈家等着接赵氏母女,等了这两日已经心烦。她在丁府虽然是二等丫鬟。可吃穿用度比一般普通人家小姐还排场,到了这乡间,粗茶淡饭反而咽不下去,巴不得立时就走。
陈老太太知道她只不过是个伺候人的丫鬟。仰脸撇嘴道:“我们乡下人家哪里那么大的福气去城里享福。”
赵氏朝张氏使眼色,张氏顾不得丫鬟还在屋里头。快人快语的指着北厢房道:“娘,不是我说,您走了,咱们这个家岂不是落在旁人手里头去了。”
要说陈老太太最忌惮的就是大房一家了。眼看着大房日子一日比一日兴盛,老大还去江南贩茶,日常听人家说发了财也不晓得是真是假。若是她真跟着赵氏去了城里享福。等她在回来,只怕上房里挂着的就是前头刘氏的牌位了。
陈老太太嘴里含了颗枣儿。一想到刘氏的牌位,差点呛着,咳一声,顿住了说不出话来。
赵氏惯会察言观色,知道一下子抓住了婆婆的软肋。
隔墙有耳,满院子就这么大点地方,张氏嗓门又大,这话被从上房经过的蔡氏落尽了耳朵。
蔡氏转身进了北厢房,自打和上房分出来单过,三房的日子过的极其素净,和大房越走越近了,平时两家做了好吃的都会互赠一碗过去。陈子富虽然一心还想生个儿子,可也不是那种没了儿子就过不下去的主儿,在岳家的帮衬下开始一心一意的过日子。
“……她这些年没
陈雪妙翘着脚坐在陈老太太身边,她裹脚布还未拆开,一双脚已经变的尖翘了。雪姚这次给她带来了一只装饰精美的首饰盒,里头摆放着几支镶嵌着猫儿眼的发簪,举动间光彩流转,匣子一拉开来,宝光盈盈,南珠宝石的压发,金镯钏银顶簪,一样都不少。雪妙正是调妆爱粉的年纪,要是搁在以前,早都对这一匣子宝贝爱不释手了,可如今只无精打采的坐着,心里头想念货郎担子系着那方粉色帕子上头的红艳艳桃花。
她今儿细细打扮了,擦上雪姚送来的香粉胭脂,眉毛描的细细,扫入鬓间,梳了时兴的压鬓头,上头插了一支猫儿眼簪子,流光溢彩映衬的整个人愈发娇艳了。本来想这一身的打扮让货郎瞧瞧,可偏偏今儿在门口看了几次,那货郎却没有来。
陈老太太眯着一双眼睛盯着雪妙额间的发簪瞧,知道是雪姚送来的,刚想品评一番,被雪妙抢先开口:“奶,我也不去城里,我在家里陪着奶。”雪妙自打知道要去城里生活,满心里一万个不愿意,此时她一心只有万货郎一个人,哪里还容得下其他。
雪妙的话一出口,赵氏的脸都白了。她只当是雪妙的无心话语,可落在婆婆耳朵里就不一样了,婆婆万一要真扣下雪妙,自个一人去城里还有什么意思。
陈老太太长叹一口气,挨到大迎枕上,一只手摩搓着雪妙的手,一只手去捡桌上的蜜枣儿吃,赵氏赶紧拿起一枚挖去里头的核递了过去。陈老太太不去接,重新在盘子里扒拉了一颗,上下牙齿一碰,开口诉苦起来:“……一个一个的巴不得离了我,只有雪妙最贴心,行,走,你们都走吧,留下咱们娘儿俩过日子。”
赵氏听了心头一跳一跳的。这明摆着是说她的。雪姚派来的丫鬟,此时掀开门帘走了进来,怀里抱着一支开的密密的桃花,杏眼桃腮的笑道:“老太太,姨娘说了,新买的房子样样都不去齐全,去了怕委屈了您。所以先让太太先去收拾一番。带寻个好日子,亲自把您接过去。”
这丫鬟在陈家等着接赵氏母女,等了这两日已经心烦。她在丁府虽然是二等丫鬟。可吃穿用度比一般普通人家小姐还排场,到了这乡间,粗茶淡饭反而咽不下去,巴不得立时就走。
陈老太太知道她只不过是个伺候人的丫鬟。仰脸撇嘴道:“我们乡下人家哪里那么大的福气去城里享福。”
赵氏朝张氏使眼色,张氏顾不得丫鬟还在屋里头。快人快语的指着北厢房道:“娘,不是我说,您走了,咱们这个家岂不是落在旁人手里头去了。”
要说陈老太太最忌惮的就是大房一家了。眼看着大房日子一日比一日兴盛,老大还去江南贩茶,日常听人家说发了财也不晓得是真是假。若是她真跟着赵氏去了城里享福。等她在回来,只怕上房里挂着的就是前头刘氏的牌位了。
陈老太太嘴里含了颗枣儿。一想到刘氏的牌位,差点呛着,咳一声,顿住了说不出话来。
赵氏惯会察言观色,知道一下子抓住了婆婆的软肋。
隔墙有耳,满院子就这么大点地方,张氏嗓门又大,这话被从上房经过的蔡氏落尽了耳朵。
蔡氏转身进了北厢房,自打和上房分出来单过,三房的日子过的极其素净,和大房越走越近了,平时两家做了好吃的都会互赠一碗过去。陈子富虽然一心还想生个儿子,可也不是那种没了儿子就过不下去的主儿,在岳家的帮衬下开始一心一意的过日子。
“……她这些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