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伤寒
��李氏身上发烫,要去小淮河里取冰,被陈雪娇拉住了。

  陈齐安原本正在念书,知道娘病了,书也不读了,就要去请郎中。

  着了风寒不是什么大病,但在这个医疗落后的时代,轻微的拉肚子都可能致命,陈雪娇记得《红楼梦》里晴雯就是熬夜吹了风着了伤寒落了病根,身子骨再也没能好起来,最后消香玉损了。

  她真怕李氏有个万一,从匣子里摸出铜板递给齐安,去镇上郑郎中那里抓药。

  李氏叹道几个孩子都大了,知道拿主意了,自己拗不过他们,只得安心躺下歇息。嘴里还叮嘱雪娇:“平儿的书不能拉下。”别看李氏自家不识字,因着自家男人是个秀才,耳濡目染晓得念书的好处,因此对儿子看得紧,每日里早饭前必背三篇书,也不许他坐着,立在窗下,一面迎着太阳一面背书,一屋子俱是齐平的童声童语,背了手摇着小脑袋晃晃悠悠背完三篇书,再吃了早饭去学里。

  齐平今日倒懂事起来,早早拿了书来,立在李氏床前,摇头晃脑背了起来。雪娇怕他吵了李氏休息,让他去里屋背去,被李氏拦住,她在床上躺不习惯,就需要有个人说说话,没有话说听听声音也是好的。

  雪如去锅屋熬了一大碗浓浓的姜汤,里头放进红糖溶化了,端给李氏喝下肚子,发了一点汗出来,鼻子倒有点通气了。

  齐安腿脚块,三步两步到了镇上,把李氏症状一说,抓了药紧赶慢赶来到家里。雪如已经做好了早饭,对半切开的溏心鸡蛋,浓浓的鸡汤下了一锅面,放了碧绿绿的蒜苗,拿醋和香油拌过的藕丝和腌过的萝卜丁,是陪着面条吃的案鲜小食。因着齐平要吃蒸红薯,李氏昨晚从地窖里取出两只白瓤红心的红薯,上锅蒸热了切开摆放在大碗里撒上白糖端了上来。齐安和齐平热热的吃了饭,李氏挣扎着起来让他俩赶紧去学堂,临了雪如像往常一样给齐平的包里塞上煮鸡蛋、福橘饼。

  哥哥和弟弟前脚刚走,雪娇便点上炉子,刷了砂锅。熬了一碗药出来。药放温了,雪如端给李氏喝下。这边雪娇又到灶下,开了锅,炖起鱼汤来。这鱼还是李云天带来的,凿了小淮河的冰,把那肥美的鱼捞了起来,虽然肉不如春天的鲜嫩。不过在冬天里有活鱼吃算是难得的了。把鱼两面煎黄。放进砂锅里对上两瓢水,汤炖得奶白。想着李氏着了风寒,不能吃油腻的东西。拿了一块蒸馍的细纱布出来,把这鱼汤滤过三四回,不见一星半点的肉沫,再加了滚水把味道冲淡。放了豆腐进去炖,最后撒上一把葱花。

  李氏直喝的额头冒汗。又吃了一碗药,她的身子骨本就健壮,发了一次汗,除了鼻子还有点不通气。俱已好的差不多了。

  雪娇收拾了一番坐在李氏身边的摇椅上,这摇椅是小舅舅新打的,铺上厚厚的棉布垫子。椅背上搭一只枕头,坐上去靠在枕头上惬意极了。雪娇边看书边吃瓜子。间或陪着李氏说说话。

  李氏知道这个女儿不爱女红,只爱读书习字。日常跟着陈秀才念书,陈秀才一走,为了让齐平好好习字,她也摆纸弄墨和齐平一起习起来。

  陈雪娇看的是赵一鸣给的话本,这一本是《白蛇传》。虽然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时代流传,她对这故事早已经烂熟,不过依旧磕着瓜子吃着果饼看的津津有味。

  李氏生病又是抓药又是熬药的,一个院子就这么大,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上房很快知道了。陈老爷子想着儿子不在家,家里家外俱是儿媳妇操持,偷摸着送了一吊钱过来。陈老太太则依着门不阴不阳的比划:“大过年的吃啥药,熬的满院子都是药水味,没的晦气。”

  雪娇自然不理会她,依旧精心的伺候李氏,到了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