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晚娘
��。新打了两只衣柜,上头雕刻着朵朵梅花,拉开柜门,架子上搭着一排排的衣裳,一年四季俱齐。环儿笑道:“奶奶对姑娘真好,准备了一年四季的衣裳,日后姑娘回家再也不用赶着做了。”

  大年初二,王云娘来走亲戚,撩开帘子看了一眼屋子,嘴撇到耳根冷讽了一句:“又不是啥千金小姐,用得着住这么好的地方。”

  这话传到青玉耳朵里,脸色沉了又沉。在饭桌上,王宝柱以大哥的口气落了云娘的脸,这还是头一遭,气的云娘掷下筷子就要家去。

  知道静好绣花刺绣拿去卖,温婉的提醒她,当绣娘可不轻省,最是累人的活计,看着衣上绸上绣的鲜亮,一阵阵扎下去的俱是绣娘的眼神,那做上十年以上的老绣娘,眼睛也模糊脖子酸的再也抬不起来,一身的毛病。

  静好朝镜子里的青玉微微一笑,坐定了由着她打扮。

  青玉的手细腻温柔,给她挽了一只常云髻。在梳妆匣子里挑选了一番,没有一支钗一根簪能入她的眼,叹了口气阖上,拉开抽屉,从另一只匣子里抽出一只簪子。

  静好搭眼一看,是一朵芍药花。捧在手里细细看,花色纯红,芍药花瓣还都打着皱,插在瓶子里除开闻不到花香,便和真花一样。又拿了一支蝴蝶钗,活灵活现的一只蝴蝶儿,亮片翅膀迎风扇动,那大红色的牡丹簪插戴在头上,在攒了这只钗,可不就如同活蝴蝶落在她发间。

  静好身上穿着新缝的月白绣花小毛皮袄,加上银鼠坎肩;腰下系着杨妃色绣花绵裙;她昨日刚洗了头发,身上俱是茉莉香,一张粉脸愈发显得桃腮杏眼,端的是明艳。

  打扮完,环儿已端上了早饭。

  青玉是江南人,吃的饭有着南方人特有的精致,酥皮小饺儿、豆沙小圆子、枣泥山楂糕、南瓜蜜枣粥。

  静好是个不挑食的,每样吃了一点填饱了肚子。

  王老太太和王宝柱吃不习惯南方小食,环儿下了一锅鸡丝面条,母子俩呼呼吃了个干净,连汤带水全进了肚皮。

  正月初五去天门寺拜岁,是王老太太提出来的,讨了这么个财神儿媳妇,她怕一溜手飞走了,赶紧借着正月里头去庙里菩萨面前烧香还愿。

  徐州府风气一向淳朴。女子可以出门赶集、上香且不用蒙面纱,和男人一样坦荡荡。天门寺人很多,拥挤的水泄不通。静好坐在马车里,因贪恋外头的风景,掀开帘子一角往外看。她已经长开,日头融金,万道霞光给她月白色的衣衫裙子染成了一层金。头上的蝴蝶钗欲飞。点点啐金映到眼睛里,引得一众后生扭头看。

  马车一路驶到天门寺,沙弥看到青玉和静好的打扮以为是清贵的大户人家。急急忙忙引到里头。

  王老太太双手合十拜菩萨,王宝柱拿着签桶等在边上,等亲娘拜完笑着说:“娘,咱们求个签吧。”

  王老太太想了想。现在的日头那么兴盛,不求也罢。一眼看到立在一边的静好:“静好掣吧。”

  静好来家里头,青玉把她捧成心尖尖上的人,让静好掣签为了讨好儿媳妇的意味。

  静好懵懵懂懂,看到大红签桶里刻了莲花头的竹签子。叫王宝柱拿住手抱牢签桶,摇晃出声,摇了没两下里头就掉出一支红签。

  王老太太赶紧抢着拿在手里。从兜里掏出十文钱叫僧人解签,那和尚胖胖笃笃。一拿住就笑眯眯的点头:“六十六签,中吉。”

  也就是不好不坏,青玉瞅了眼竹签,问道:“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