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绣活
睛,整个白土镇的人就没有他不认识的,哪个家里富哪个家里穷,他一搭眼就能猜个*不离十。他心肠好,三九寒天常大开铺门让过路行人以及脚夫避寒躲雨,三伏热天会准备大碗凉茶摆放在外头供南来北往商客解暑,因此郑豁子的杂货铺子在白土镇口碑颇佳。

  可眼前这个人,郑豁子不认识,但依旧热心的招呼。

  中年男人走进来,眼睛在货架上一扫,盯在几方绣帕上不松开。

  那几方帕子俱是静好绣来寄卖,乡下人家过年在讲究,也不会用那丝绸的帕子。那帕子虽然用葛布绣得,但静好的一双好手艺绣得精致异常,四方帕子绣着松梅竹菊,凑成四君子,怒长在帕子上,清新淡雅,若不细看,真以为是真的长在了上头。

  郑豁子看到那人的眼睛都亮了。

  “这帕子怎么卖?”中年男人扶着帕子上的一从菊花,那菊花绣的繁复,一瓣叠着一瓣,粉色的蕊,明黄的瓣,鲜绿的叶,颜色饱满的仿若滴下来。

  郑豁子看了那人一眼,笑了,嘴里一溜说着吉祥话:“您的眼睛可真毒,满铺子里就这四方帕子最最精致,我一看您就是对家上心的人,这帕子买了送给闺女或者媳妇再好不过的了。这方帕子五文一个,您若是都要让您一文,四文。”

  年节下,会有那疼媳妇的人,大喇喇到店里买了帕子送给自家那口子。

  中年男人抬了抬眉毛,眼睛里闪现出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像是不满又不像,一瞬消失了。郑豁子心里不动声色的想,难道要贵了。平时确实只要三文,年节了才涨了价,即使涨价了,对乡里人家而言也不算多的,何况眼前这人看起来又是个富贵得,不像为几个银钱刷心眼子的。

  不等郑豁子开口,中年男人开口道:“这么精美的凸绣,在徐州府怎么着也要十五六文钱,若是用绸布绣卖的更贵了。”

  郑豁子听了大喜,他不懂什么凸绣法凹绣法,只知道这个人是个识货之人,话里话外透着是徐州府的人,要以高出三倍的价格来买。

  做生意之人最讲究诚信,郑豁子已经订了价格,不好更改。坚持以四文钱没副卖了,对方更是个坚持的人,按照十五文一副结了账。拿了帕子走了。

  第二天又来了,帕子卖光了,剩下的四块抹额被他买走了。

  今日一早这人又来了,和郑豁子聊了聊,话里话外打听刺绣出自谁手,郑豁子想着静好是未出阁的女孩子。又不是绣娘。怎好把名字透露给人。不肯透露,只说是一位远方亲戚的手艺。中年男人看出了郑豁子的顾虑,打听刺绣之人不在一时。反而提出了上头的说法。又称,凸绣法用在上好苏绸上更好。郑豁子踌躇了一番,苏绸那是极富贵人家才穿的起,整个白土镇也没哪家布行出售苏绸。

  那人笑了,提出他们提供绸缎、花样,让刺绣之人绣,七天来杂货铺收一次。按时交货,工钱现结。

  “这事成不成还看静好。”郑豁子看向静好,推了推桌子上的丝绸。

  静好抿了抿嘴,没想到自己的一手绣法竟然能换这么多钱,桌子上的五两银子可是凭借着本事赚来的,就像雪娇一样。

  “我看行。左右只不过刺绣。”静好日常刺绣。也只得换几十文银钱,买两盒子脂粉就没了。若是这样,有稳定的货源,人家还是做官家生意,凭借这一手手艺,不愁没有银子赚。

  雪娇想的更远:“既然他们是做官家生意,肯定是徐州府说一说二的绣房,打听一下即可知道是哪家。那样的绣房肯定有许多手艺好的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