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离别(二)
佛载着阳光,不管到哪里都是晴天……”

  歌声在湖面上铺陈开来。洒进无边的夜色里,格外清越动人。

  一曲唱完。顾思源和黄三郎齐声叫好。

  黄三郎微微朝陈雪娇打量了一下,心下诧异。她的歌倒和母妃的歌相似。母妃不爱听宫里乐妓唱歌,总说太刻板,闲来会自己填词弄曲。

  被人一夸,陈雪娇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和江南渔家采莲曲有很大的不一样,你这歌要明快的多。”顾思源一本正经的说。

  “京师有这样的湖吗?”陈齐安问。

  “没有,不过京师有京师的好,冬日天寒,手艺人会把冰块和雪雕成各种各样的冰雕。日后齐安兄去了京师,一定要在冬日去才能领略京师的风采。”顾思源笑着说。

  顾思源驾着小船,一会钻进芦苇荡里,一会钻进枯荷里。

  夜很深了,下了两回露水,几个人的衣衫打的半湿。李大年提议回到大船里,于是几个人又玩笑了一回才回去。

  黄蜻蜓已经睡熟了,陈雪娇轻手轻脚的钻进了被子里。

  思绪又飞远了,那时也是在船上,夜里的星星密密麻麻的挂在天上。他租了一条小船载着她驶进了荷花丛,迎着风给他唱《星晴》。

  如今,他的脸早已经消失在了风中,模糊到她再也想不起来,可是这首歌却永远的刻在了心底。

  陈雪娇沉沉睡去,半明半醒之间,忽然一阵箫声从水面遥遥的传了过来。紧接着一声低沉的吟唱:“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歌声和着箫声哀婉动人,消融在浓浓的月色里,格外的凄婉。

  陈雪娇又从睡梦中醒来,把船舱里的窗子打开,努力像湖面上张望。这一望不要紧,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伫立在小船上,青色的袍子被风扬起,兀自的在月光下吹着玉箫。

  正是秦师傅。夜色太浓,看不清他的脸,单听那箫声也知道此刻的他是悲伤的。

  陈雪娇赶紧缩回了船里,又想起了秦师傅狂草下那几行婉约清丽的小楷。

  第二日醒来,陈雪娇发现秦师傅面色如常,依旧沉静如水。

  早饭过后,秦师傅、顾思源和黄三郎就要与陈雪娇等人分别了。

  黄秀才心里早已经把秦师傅当做恩人,颇为不舍。大年和齐安这些天和顾黄二位公子培养了深厚的感情,更是不舍,因为他们知道这一别估计以后再也见不到了。

  “……日后去了京师找我们。”顾思源给了陈齐安一个帖子,“你将来还要去京师参考科考,到时候我带你四处玩。”

  陈齐安郑重的接了帖子:“我一定去。”

  李云天坚持要把秦师傅、顾黄二位公子送出微山县,于是把黄秀才、陈雪娇、黄蜻蜓托付给船家,自己带着两个儿子以及陈齐安去送行。

  一直到晌午时分,李云天等人才回来。

  接下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办,首先带来的干货要卖掉。李云天让黄秀才带着雪娇和蜻蜓依旧留在船家,自己带着李大壮、李大年以及陈齐安去市场送干货。陈雪娇不愿意,坚持跟着去,她也想学学做生意的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