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还是父子
狗,这点儿寿竹倒是像儿臣了。那时候儿臣养了一只叫百福的小狗,被九弟看见了,很是想要,儿臣不愿意给,九弟一时恼怒,就偷偷摸摸的将百福的毛给剃掉了。”
康熙哼了两声:“你也是个小心眼的,老九不过是将那只狗的毛给剃了,你就将老九的头发给剪了!”
胤禛讪笑了一下:“那不是小时候吗?现在儿臣已经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了。”
康熙看了他一眼,哼了一声,又叹气:“朕现在说的话,已经是不管用了。胤禩是你找来的吧?你许了他什么好处?”
“汗阿玛,儿臣之前不是和您说过,这个戏剧,在民间,是很有用的吗?”胤禛笑着说道,扶了康熙一把,两个人走的远了,后面的人自是听不见他们说的话的。
康熙脑子一转,就明白胤禛的打算了:“你是要将这一摊子事情给胤禩?”
“反正八弟闲着也没事情做,总不能儿臣将所有的事情都揽在身上,这样,儿臣估计早就要累死了。”胤禛顿了顿又说道:“大哥擅长用兵,二哥擅长用人,三哥擅长文学,五弟在礼部做的很好,七弟在工事上很有天分,八弟顺应民心很有一套,九弟很能赚钱,十弟看着鲁莽,却最是勇猛,十二弟可管内务府,十三弟可练海兵,十四弟可开疆,十五弟在刑查上很有天赋,十六弟十七弟虽然年幼,却也很是聪慧……”
康熙打断他的话:“你能放心?”
这些个,可都是胤禛的兄弟,若是哪一个手里权势过大,指不定就会生出什么样的心思,到时候,谋朝篡位,也不是不可能的。
“汗阿玛,能者居之,若是我镇不住他们,他们想取而代之也是正常的,可我若是镇住了他们,他们就不会生了二心的。汗阿玛如此英明神武,汗阿玛的儿子,也不会都是笨蛋的。”
胤禛小小的拍了个马匹,康熙一点儿都没被他逗笑,眼看就要走到门口了,又换了一句:“我不管你要做什么,只是,我大清的江山,容不得半点儿错失。”
“汗阿玛放心,儿臣也是爱新觉罗家的人,自是不会做出让汗阿玛丢脸的事情的。”不过,以后就不一定了。社会总是往前发展的,若是上一辈子的胤禛,自是恨不得将所有的权势都抓在手里。
可是过了三百年的胤禛,只会让国家更强大,至于这个国家姓什么,那就不是他能给出的保证了。
送走了康熙,胤禛再回去,就见胤禩正坐在胤禟上首,胤誐正笑哈哈的举着酒杯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而胤祉的目光,则是有些幸灾乐祸,看了一眼胤禩,又看看胤禛,就差没明着说,为了一个胤禩将康熙给气走的胤禛是多么的傻逼。
随后的事情也证明了胤祉的嘲笑的是多么的有先见之明,康熙果然不是个大方的。原本说好的五天后让胤禛搬进皇宫的事情,硬是被搁置了下来。
还有朝堂上的事情,但凡是胤禛提出的,或者是赞同的,康熙都是要压下去,然后反对。虽然一般上都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康熙拿胤禛没办法,胤禛也不好太过于反对康熙,但到底是让人察觉出,皇上对胤禛这个太子有些不太满意。
一直拖到十一月,皇太后的孝期都过了,康熙才再次下旨——这次是很正式的颁布了圣旨,让胤禛领着一家子人住进养心殿。
这圣旨传出来之后,有不少人当天晚上就做了噩梦。不过,这和胤禛没多少关系,正好这两个月的时间,他也能具体考察一下自己这边的人手,就当这是康熙给他的一次机会了。
康熙哼了两声:“你也是个小心眼的,老九不过是将那只狗的毛给剃了,你就将老九的头发给剪了!”
胤禛讪笑了一下:“那不是小时候吗?现在儿臣已经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了。”
康熙看了他一眼,哼了一声,又叹气:“朕现在说的话,已经是不管用了。胤禩是你找来的吧?你许了他什么好处?”
“汗阿玛,儿臣之前不是和您说过,这个戏剧,在民间,是很有用的吗?”胤禛笑着说道,扶了康熙一把,两个人走的远了,后面的人自是听不见他们说的话的。
康熙脑子一转,就明白胤禛的打算了:“你是要将这一摊子事情给胤禩?”
“反正八弟闲着也没事情做,总不能儿臣将所有的事情都揽在身上,这样,儿臣估计早就要累死了。”胤禛顿了顿又说道:“大哥擅长用兵,二哥擅长用人,三哥擅长文学,五弟在礼部做的很好,七弟在工事上很有天分,八弟顺应民心很有一套,九弟很能赚钱,十弟看着鲁莽,却最是勇猛,十二弟可管内务府,十三弟可练海兵,十四弟可开疆,十五弟在刑查上很有天赋,十六弟十七弟虽然年幼,却也很是聪慧……”
康熙打断他的话:“你能放心?”
这些个,可都是胤禛的兄弟,若是哪一个手里权势过大,指不定就会生出什么样的心思,到时候,谋朝篡位,也不是不可能的。
“汗阿玛,能者居之,若是我镇不住他们,他们想取而代之也是正常的,可我若是镇住了他们,他们就不会生了二心的。汗阿玛如此英明神武,汗阿玛的儿子,也不会都是笨蛋的。”
胤禛小小的拍了个马匹,康熙一点儿都没被他逗笑,眼看就要走到门口了,又换了一句:“我不管你要做什么,只是,我大清的江山,容不得半点儿错失。”
“汗阿玛放心,儿臣也是爱新觉罗家的人,自是不会做出让汗阿玛丢脸的事情的。”不过,以后就不一定了。社会总是往前发展的,若是上一辈子的胤禛,自是恨不得将所有的权势都抓在手里。
可是过了三百年的胤禛,只会让国家更强大,至于这个国家姓什么,那就不是他能给出的保证了。
送走了康熙,胤禛再回去,就见胤禩正坐在胤禟上首,胤誐正笑哈哈的举着酒杯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而胤祉的目光,则是有些幸灾乐祸,看了一眼胤禩,又看看胤禛,就差没明着说,为了一个胤禩将康熙给气走的胤禛是多么的傻逼。
随后的事情也证明了胤祉的嘲笑的是多么的有先见之明,康熙果然不是个大方的。原本说好的五天后让胤禛搬进皇宫的事情,硬是被搁置了下来。
还有朝堂上的事情,但凡是胤禛提出的,或者是赞同的,康熙都是要压下去,然后反对。虽然一般上都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康熙拿胤禛没办法,胤禛也不好太过于反对康熙,但到底是让人察觉出,皇上对胤禛这个太子有些不太满意。
一直拖到十一月,皇太后的孝期都过了,康熙才再次下旨——这次是很正式的颁布了圣旨,让胤禛领着一家子人住进养心殿。
这圣旨传出来之后,有不少人当天晚上就做了噩梦。不过,这和胤禛没多少关系,正好这两个月的时间,他也能具体考察一下自己这边的人手,就当这是康熙给他的一次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