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种太阳
��皆是对军队士气打击极大的相法。

  一架正等待起飞命令的f8f战斗机上,飞行员乔克正在反复地检查着机上的晶体管无线电台。这批晶体管无线电台是过去年三年半里德国对美出口的最大宗军工产品。其质量好、重量轻、维持简单、故障率低,极受美国海军飞行员好评。三年来美国海军从德国进口了超过十万台晶体管电台以及相关配套维护备件。而在晶体管电台上,德国人也对美国敞开了无限量供应。

  美国海军上层一些保守人士倒是坚持要求使用国产的真空管电台,但是晶体管电台相对电子管电台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无论通讯效果还是故障率,都呈全面碾压的优势。虽然海军曾经尝试将真空管电台替换掉飞机上的德国产品。却遭受飞行员们的集体抵制,最后只得作罢。

  有过英国人在一年战争中被德国人卡脖子。弄得航空兵差没电台可用的狼狈教训,在电台问题上美国人是未雨绸缪,在美德国翻脸前就提前囤积了大量的晶体管无线电台备用。此外为防万一,美国官方也没有象英国人犯过的错误般,轻易地停掉真空管电台的生产线以防万一。令美国人惊喜的是,哪怕是美德翻脸。可是德国国内的晶体管工厂,仍然偷偷地通过第三国向美国“转口”出口晶体管制品。在美欧关系严重恶化随时可能开战的现在,美国方面获得晶体管的渠道一直异常地顺畅。

  至于美国自己制造的晶体管电台,由于开发晶体管的贝尔试验室,在十余年前就被林汉和汉娜这对狗男女用肉毒毒素毒得完蛋。失去了一大批相关的精英科学家,导致美国人在晶体管的研究方面全面落后。

  虽然德国人在195年就将晶体管电台用于中国战场,197后更大批量地向全世界出口创汇,而后奋起直追的美国人虽然加大对晶体管的研究力度。但到1946年为止,美国也仅仅只能在试验室里制造出质量不太合格的锗晶体管,至于离工业化量产,还差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注:历史上贝尔试验室虽然在1945年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只晶体管,但解决大规模工业化量产,也用了六年的时间。)

  当美国飞行员正在摆布自己f8f上的晶体管电台时,和他们相隔数百公里外的陆基机场上的日本飞行员,正郁闷地摆布着自己飞机上的电子管电台。

  日本飞行员的郁闷也和电台有关。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因为和德国的“友好”关系,日本海航和陆航,都得到了大批德国“廉价”出口的晶体管电台,该电台同样受好评。

  但是在去年年底,日本国内的机场地勤,突然接到了上级的指令,要求他们做好给飞机随时更换电子管电台的准备。而后已习惯了晶体管电台的飞行员,更被重新要求熟悉对电子管电台的使用。

  而在今年二月,各地的机场地勤,更不顾飞行员的抗议,按上级的指示,强行将晶体管电台换成了笨重老旧的电子管电台。而在一个星期前,在接到美国舰队即将大举进攻北方四岛的警报后,上级还特地派出专员检查北海道地区机载电台的更换情况。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上级的解释是,这事事关飞行员的生死。而在刚刚得知大批美国飞机逼近的情报后,为出击前的飞机最后一检查的地勤,得到的一项指示就是最后一次确认所有出击战斗机的电台更换情况。

  和对手是清一色的f8f熊猫战斗机不同,停泊在北方四岛岛基机场上的日本战斗机,成份稍有些复杂。

  岛基机场的守军皆是日本陆军,负责机场防空的也是陆航,他们装备的活塞式战斗机是疾风ii型战斗机,加上其他各类作战飞机,总计数量约为三百架。所以四座岛基机场的飞机数量不多,一是这里离北海道很近,可以随时�